古代文学作品《悲士不遇赋》作者、内容解读和评价
悲士不遇赋
赋篇名。西汉司马迁作。清刘熙载艺概·赋概说:“司马子长悲士不遇赋云:‘没世不闻,古人唯耻。’此即述往事思来者之情。”今人高光复赋史述略说:“本篇当为司马迁遭受了平生最大的打击——李陵之祸以后,看透世俗人情的悲愤的自白。”又说:“作者是怀着满腔的悲愤来写这篇赋的,字字句句都是不平的控诉。”褚斌杰中国文学史纲要说:“悲士不遇赋大约写于司马迁的晚年,是一首咏怀之作。赋中概括地写出了自己的生活悲剧。它一方面对‘美恶难分’的世态做了揭露,感慨自己‘生之不辰’,同时也表示‘将逮死而长勤’。它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历尽沧桑,而又一生持正不阿的志士的形象。”此赋是一篇抒情小赋。赋中抒写了志士不遇的悲愤和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情。全赋以悲领起,以愤作结,感情强烈,辞意愤激。其句式整齐,语势连贯,选用六字句,后连用四字句,使情调愈转愈促,恰好配合了悲愤之情的表达。
-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牡丹花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关于牡丹花的古诗1吕弗克
-
(曲礼上) 说话要沉着。沉着乃由内心平静所产生,心不动摇,说话自然安定。
-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
【注释】 选自宋·苏轼《放鹤亭记》。放鹤亭,座落在徐州城南的云龙山上。 际天:连天,接天。 晦明:黑暗明亮。 百变:千百种景色变化。 【赏析】 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十一月,苏轼任徐州知州。
-
东归多旅恨,西上少知音。寒食看花眼,春风落第心。百忧当二月,一醉直千金。到处公卿席,无辞酒盏深。
-
载阳堂意外缘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上海书局石印本《载阳堂意外缘》扉页书影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上海书局石印本《载阳堂意外缘》正文书影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卷十八回。不题撰人。据序知为周
-
细雨蒙蒙,百花聊赖之时,偶然从《花间集》里翻出了一朵小小的枯槁的紫藤花,花色早褪了,花香早散了。啊,紫藤花!你真令人怜爱呢!岂仅怜爱你;我还怀念着你的姊妹们——一架白色的紫藤,一架青莲色的紫藤——在那
-
古文观止·《国策》·司马错论伐蜀 司马错与张
-
作者: 赵春芹魏惠明 【原诗】:桃红复含宿雨(1),柳
-
太平洋这是一片银色的水像婴儿的手抚摸着我的双腿水下的鹅卵石正花儿一样开放由于脚下是柔软的细沙我的亢奋只能缓慢地上升抬眼望去太平洋真
-
【名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注释与译文]田田,荷叶浮在水上的样子。后一句的意思是,那莲叶挺出水面,长得多么茂盛啊!诗句歌颂了祖国江南的美丽风光。 参考文献 汉乐府《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