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罔两问景》意译和解说
——庄子·齐物论
【注释】
①罔两:影外之微阴,即影子的影子。②蛇蚹(fu):蛇腹代足爬行的横鳞。③蜩(tiao)翼:蝉的翅膀
【意译】
影子的影子责问影子说:“刚才你走动,现在你又不动了;刚才你坐着,现在你又站起来了;你怎么这样没有独立的操守啊!”影子回答说:“我是因为有所依凭才这样的吗?我所依凭的对象也是因为有所依凭才那样的吗?我所依凭别的,也正如蛇依靠腹鳞才能爬行,知了凭借翅膀才能飞翔一样吗?我怎么知道所以要这样,所以不这样呢!”
【解说】
如果我们不顾庄子的原意,罔两与影分明是丧失独立品格,盲目奴从的典范。尽管罔两也不满影子随人俯仰的行为,但它自己其实也是无可奈何地要随“影”俯仰。然而影子充满疑惑的回答却让人几乎要谅解它的行为。在这个世界上,影子固然要依附于形体而存在,而形体又何尝能独立于物体呢?即使是自足的物体难道就能空所依旁,独往独来吗?你看蛇不是要凭借腹鳞才能爬行,知了不是要凭借翅膀才能飞翔吗?当然即使有了腹鳞和翅膀,如果没有泥土和空气,蛇和知了仍然是没法行动的。尽管庄子没有作这进一层的深究,但它提供的逻辑却是完全可以得出这个结论的。故以此推论,芸芸众生皆有所凭。然而,有待必须有所待,依凭必须有所凭,如果丧失了自己的独特品格,又凭借什么呢?既有独特的品格,也就有无所待,无所凭者在。其实,天下万事万物原本是相互依存的,但作为具体的存在物则又必须具有这区别于它物的独立品格,否则便是虚幻的。所以说,作为真实的存在,它的行动便是有待与无待,有凭与无凭的对立统一。而庄子非常巧妙地设计出的罔两和影的形象,其实只是一种虚幻的存在,它没有自己的本性,所以是永远无法确定自己的。
【相关名言】
最本质的人性价值就是人的独立性。
——印尼·布迪曼
假如世界上的人都是一样的脸, 我必不愿见人。
——冰心
-
年来战纷华,渐觉夫子胜。欲求五亩宅,洒扫乐清净。学道恨日浅,问禅惭听莹。聊为山水行,遂此麋鹿性。独游吾未果,觅伴谁复听。吾宗古遗直,穷达付前定。餔糟醉方熟,洒面呼不醒。奈何效燕蝠,屡欲争晨暝。不如従我
-
《久保诚信,两绝猜嫌。》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是感情的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散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经典散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又是一年梨花开 老家的梨花开了,满塬、满沟壑!银装素裹白色世界。村里的父辈、祖辈,几代人就是靠梨子养育儿女读书成人! 小时后爷爷还在世的时候只有沟壑里的梯田一样的地才种梨树(塬上的好地都种麦子,不像现在全都种梨了,农民吃得粮食也要买)。每家的
-
[双调]大德歌·春 关汉卿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 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 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
-
盲区 汽灯曾经照亮我童年的长夜,每当置身于雪白的节能灯下时,我自然而然地又想起了它。当年把它归属科技产品一点也不为过。毫不羞涩地讲
-
作者: 崔曙庭 《魏书》一百三十卷,北齐魏收撰。魏收
-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即使县城也没有几家饭店,除了政府招待所,再没有更好的去处。汽车站火车站沿边三两间简易板房,一盘酱猪蹄、猪头肉,
-
作者: 梁建民 【本书体例】
-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
名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
韩愈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 且待夜深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 韩愈爱盆池,爱池中的荷,爱池中的鱼,爱池中的水。这水虽然少得微不足道,却大有洞庭的胸怀。那粼粼水光与天色相接,交相辉映,浑然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