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
名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苛疾不起, 是谓得道。道者, 圣人行之, 愚者佩之, 从阴阳则生, 逆之则死, 从之则治, 逆之则乱, 反顺为逆, 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
句意: 四时阴阳是万物的根本, 所以圣人春夏保养阳气, 秋冬护养阴气, 从此顺从这一根本, 因此与万物沉浮于生长的天地里, 违背了这一根本。就会损害人的根本, 真气, 所以阴阳四时, 是万物的始与终, 是死生的根本, 违背它就会产生灾害, 顺从它就不会产生厉害的疾病, 这叫得道。道, 圣人实践它, 愚人被动地体用它, 顺从阴阳二气就能生长, 违背它就会消亡; 顺从它就安定, 违逆它就暴乱, 不顺从就是违逆, 这叫做内心不顺。所以圣人不是病了之后医治, 而是在未病之前就医治; 不是大乱之后才调治, 而是未乱之前就调治, 指的就是这个道理。病已形成了然后才医治, 紊乱已形成了然后才调治, 譬如渴了才打井, 战斗了才铸造大锤, 不是太晚了吗?
黄帝内经·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
【名句】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注释与译文]谔谔(è),形容直话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很多人唯唯诺诺随声附和,不如一个人站出来坦率地直说。现在引用这句古语提倡敢于坚持真理、讲真话。 参考文献 (
-
打耍 【原诗】:乞娘打子满身青,寄信教郎莫
-
晚知清净理。日与人群疏。将候远山僧。先期扫弊庐。果从云峰里。顾我蓬蒿居。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然灯昼欲荆鸣磬夜方初。一悟寂为乐。此日(一作生)闲有余。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
-
作者: 董笔正 【本书体例】
-
[宋]洪咨夔 天理从来屈有信,东风到处物皆春。门前骢马权奇种,台上慈乌反哺心。 花鸟屐,柳湖尊,好将长健傲长贫。诸孙认取衰翁意,插架读书不负人。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等。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
-
蜗牛精神 遥远的南方有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小屋,屋里有一个数米长的花坛,花坛里长满了婀娜多姿的花儿和苍翠欲滴的草儿,还有一个小小的王国
-
【名句】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语出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只有学通古书,才能明白古往今来的世道沧桑。
-
[唐]神秀 慧能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神秀、慧能这两首偈是佛教禅宗史上的著名话头。达摩东来,面壁九年,悟出佛法,创立
-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
-
苏轼《往富阳、新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原文】 春山磔磔鸣春禽,此间不可无我吟。 路长漫漫傍江浦,此间不可无君语。 金鲫池边不见君,追君直过定山村。 路人皆言君未远,骑马少年清且婉。 风岩水穴旧闻名,只隔山溪夜不行。 溪桥晓溜浮梅萼,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