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诗碑·《于成龙〈壬戌仲春〉诗碑》(清·于成龙)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诗碑·于成龙〈壬戌仲春〉诗碑(清·于成龙)
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京剧和晋剧廉吏于成龙等轮番上演且好评如潮。但人们还是想看看距今三百多年前这位清官的真实事迹。山西省平定县固关,保存着康熙二十一年(1682)于成龙最后一次出关赴任留宿时,亲笔写下的壬戌仲春出固关诗碑,诗碑正文是一首七律:
行行复过井陉口,白发皤皤非旧颜。
回首粤川多壮志,劳心闽楚少余闲。
钦承帝命巡畿辅,新沐皇恩出固关。
四十年前经熟路,于今一别到三山[1]。
落款刻有于成龙的号“于山老人识”,还刻有其姓名章“于成龙印”一方和字“北溟氏”一方。他对此诗留迹是十分慎重而认真的,姓名、字、号三印齐全。
这首诗是于成龙写自己宦途生涯的,并有惜别故土之情。首联写他一生在固关多次匆匆地“行行复过”,从年轻时进京赶考及至仕任如今已到“白发皤皤”之年,他到底在这固关进出往来走过多少年?尾联“四十年前经熟路”做了确切回答:已经40年了——即从他27岁开始上京赶考,到44岁任官,再到如今65岁再次外出为官,一直往来留宿固关,实在是“经熟路”,对山西故土这座固关也很有感情了。当他在固关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又将离去“到三山”新任两江总督。可是“于今一别”,真不比往常了,因毕竟已是“白发皤皤”夕阳余年。所以,这里用“一别”二字,道明了于成龙对这往来了“四十年”的固关故土的惜别之情。事实上,于成龙这“一别”就再没有归来,不足两年逝于任署。诗中的颌联和颈联,是写他累官知县、知府、按察使、巡抚等升迁宦途和任职所在地域,更写出了他为官悉心尽职的劳苦敬业和惜时勤政,显示了一位清官为国家为民族守职尽责和鞠躬尽瘁的高尚品德。于成龙确实是一位真正的刚正廉洁的布衣高官。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中记载:当于成龙病逝于两江总督任上,地方官员到他住所瞻仰遗容,见室内仅在床头放着个陈旧的竹容器,里面只有一件旧官袍,还有几只瓦罐,盛了一点粗米和盐制豆豉,此外一无所有。大臣们叹息道:“于公清苦天下第一也。”于成龙的“两袖清风,铁骨铮铮”,至今为人民所敬仰,也应该是当今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
自古以来,我国从官方到民间,都用碑碣镌刻文字来述德、铭功、记事等以求永垂。以碑记人记史,补充了史书文献没有记载的许多真实史料,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康熙年间山西永宁(今离石市)的这位“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在1682年春离开故乡走出固关时留下的这面诗碑,简洁明快地记叙了他一生宦途缩影与别乡之情。此碑文既有文学和书艺价值,又是了解和研究清官于成龙的珍贵史料。
注释
[1]三山:在江苏南京西南,长江东岸,因有三峰而得名。这里指南京。
-
汉文帝元年议犯法相坐诏 法者,治之正,所以禁暴而卫善人也。今犯法者已论,而使无罪
-
水调歌头 【宋】范成大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福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
-
淮海妖氛灭,乾坤嘉气通。班师郊社内,操袂凯歌中。庙算无遗策,天兵不战功。小臣同鸟兽,率舞向皇风。
-
小马哥:
-
【名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注释与译文]宋开宝八年,宋太祖进兵金陵,要征服偏安江南的南唐。南唐主李煜派大臣徐铉入朝,请求缓兵,宋太祖说了这两句话,大意是:我的床边,怎么能容忍别人打呼噜睡大觉呢!
-
子夜秋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①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②情。 何日平胡虏③,良人④罢远征。 【注释】 ①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
-
【名句】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百姓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盛着酒浆,来迎接国君的军队。后用以形容军队受到热烈的欢迎或百姓犒劳正义之师。箪:古代盛饭的竹器。食:饭食。浆:浓汁汤水,用以代
-
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释】 (1)榕:我国闽、粤及西南地区特产的一种高大常绿乔木,其木大而枝叶繁盛,树荫极广。榕叶落尽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生古诗词ppt配乐,内容包括适合诗歌主题的PPT背景乐,10大古诗词背景音乐,适合古诗PPT的背景音乐,随便什么音乐,我要做PPT,快点要纯音乐。适合古诗词朗诵的背景音乐很多;歌颂祖国类《共和国之恋》,《我像雪花天上来》,《红旗颂》,《长征交响曲》。古典的有;《高山流水》,《石上泉
-
〔原文〕 蓼蓼者莪? 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 (蒿、劳,宵部。) 蓼蓼者莪? 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 生我劳瘁! (蔚、瘁,脂部。) 缾之罄矣, (三家缾作瓶。) 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