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诗经》之《蓼莪》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诗经》之《蓼莪》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原文〕
蓼蓼者莪?
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
(蒿、劳,宵部。)
蓼蓼者莪?
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
生我劳瘁!
(蔚、瘁,脂部。)
缾之罄矣,(三家缾作瓶。)
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齐生下有矣
不如死之久矣!字。)
无父何怙?
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
入则靡至。
(耻、矣、恃,之部。恤、至,脂部。)
父兮生我,
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三家拊作抚。)
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
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
昊天罔极!
(鞠、畜、育、复、腹,幽部。德、 极,之部。)
南山烈烈,
飘风发发。
民莫不穀,
我独何害!
(烈、发、害,祭部。)
南山律律,
飘风弗弗。
民莫不榖,
我独不卒!
(律、弗、卒,脂部。)
〔译文〕
那又高又大的可是抱娘蒿?不是抱娘蒿,而是一般的蒿子。多么 可怜呀,我的亲爹娘,生我养我实在太劳苦。
那又高又大的可是抱娘蒿?不是抱娘蒿,而是一般的牡蒿。多么 可怜呀,我的亲爹娘,生我养我受尽了病苦。
酒瓶儿已经空了,那是大酒樽 的耻辱。像我这孤苦少福之人与其 说活在世上,还不如早早地死去为 好。没有父亲,我还能依傍谁?没 有母亲,我还能托靠谁?离家服役 哟,内心多悲伤; 回到家里哟,不见亲爹娘。
爹呀是你生养了我,娘呀是你 哺育了我。抚爱我啊呵护我,培养 我啊教育我。照顾我啊挂念我,出 门进门都要怀抱着我。如今我要回 报爹娘养育之恩德,可没想到老天 喜怒无常降灾祸。
看,南山是多么的高峻险阻; 听,狂风呼啸,又是多么的令人胆 颤心惊。别人都能尽心尽力赡养好爹和娘哟,唯独我服役受苦不能奉 孝心。
看,南山是多么的高峻险阻; 听,狂风卷起尘土发出呼呼的叫 声。别人都能尽心尽力赡养好爹和 娘哟,唯独我服役受苦不能终养爹 和娘。
〔评介〕
全诗六章,前后四章每章四 句,中间两章每章八句。关于诗之 主旨,历来解说基本一致。毛诗 序云:“蓼莪,刺幽王也。民 人劳苦,孝子不得终养尔。”郑 笺云: “不得终养者,二亲病亡 之时,时在役所,不得见也。”朱熹 诗集传。高亨诗经今注,陈子 展诗经直解、程俊英诗经译 注、袁梅诗经译注等,都基本 与毛诗序所说同。概而言之,这 是一首子女们以沉痛哀伤之情,自 责未能终养父母的诗。
此诗以朴实无华的文字,极其 纯真地写出了中华民族尊重双亲、 孝顺父母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不 知感动了多少儿女辈们。晋代束晳 读书赋云:“咏蓼莪则孝子 悲。”朱熹诗集传云: “晋王褒 以父死非罪,每读诗至‘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清 代胡承珙亦云:“晋王褒、齐顾欢并 以孤露读诗至蓼莪,哀痛流 涕。唐太宗生日亦以生日承欢膝下永不可得,因引 ‘哀哀父母,生我 劬劳’ 之诗。”(毛诗后笺)。可 见此诗影响之大也。而这恰恰又是 在于本诗成功地运用了赋、比、兴 之表现手法,使诗之内容与形式完 美地统一了起来,达到了较高的艺 术境界。
先看比兴。前后四章均以眼前 所见之景物起兴,引发对父母双亡 的沉痛哀悼之情。首二章中之 “莪”,即 “萝”,又名莪蒿,本草 纲目称之为 “抱娘蒿”。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说得更明白: “(莪)常抱宿根而生,有子依母之 象,故诗人借以取兴。”诗人由抱娘 蒿很自然地想到了自己,他想到莪 蒿都知道“常抱宿根而生”,而今 “我”却不能终养父母,岂不连莪蒿也不如吗?兴中含比,自责之情溢 于言表。后二章诗人以南山之高险 与大风之狂暴起兴,渲染了肃杀悲凉的气氛,把诗人沉痛悲怆之感情 推到了顶点。加之“民莫不谷,我 独何害?”“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的“民”与“我”的鲜明对比和反 问句式,更加突出了失去父母的孤 独和不能终养父母的无限悲伤之 情。在诗人一阵阵捶胸顿足、呼天 抢地的责问中,我们似乎听到了他 对征役的强烈不满和对黑暗社会 的愤怒控诉。
再看赋法。中间二章掉换笔 墨,极力铺陈,每章句数要比前后 二章增加一倍。这样则更利于表达 诗人对父母亲的深深的哀思。第三 章开头两句 “瓶之罄矣,维罍之 耻。”“瓶”,酒瓶;“罍”,大肚小口 的酒坛。二句言酒瓶空是酒坛之 耻,比喻民穷不能养父母是自己无 用所致,更是统治者之耻。语意双 关,自责与谴责之情具见。“鲜民” 二句,表明自己生而无力养父母, 不如早死的悲伤情怀。“无父”二句 之反问,极言失去父母孤而无依的 痛苦。“出则”二句写尽了孤子伶仃 的凄苦悲凉之情。此章叙写诗人失 去双亲后那种衔恤刺心的苦楚,委 实是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杜甫 无家别所描写的 “永痛长病母, 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养,终身两 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凄恻惨怛之情,与此诗可谓同怀。 第四章着力铺叙父母对诗人的精 心养育与依依深情。诗人以饱蘸深情的笔触,一连用了 “生”、“鞠”、 “拊”、“畜”、“长”、“育”、“顾”、 “复”、“腹”九个动词,以及与此密 切相关的九个 “我”字,强调了 “我”与“父母”的相依为命的关系, 和父母养育“我”的大恩大德,可谓声声泪,字字血,句句情也。正 如姚际恒所云: “勾人眼泪全在这 无数‘我’字。”(诗经通论)。这 一章浓墨重彩,感情真挚,是全诗 的高潮部分,也是全诗最为精彩的 章节。
此诗比兴自然,铺陈有致,往 复回旋,感情真挚,加之“哀哀”、 “烈烈”、“发发”、“律律”、“弗弗” 等叠字的运用,使得音韵和谐,增 添了全诗悲哀的气氛,具有 国 风民歌的特色。中间二章语言整 饬典雅,又具有雅诗的特征。总 之,无论是思想性或艺术性,此诗 均不失为“千古孝思绝作”(方玉润 诗经原始)。
猜你喜欢
  • 《庄子·天运》解说和语译

    (解题) 本篇以 “天运”为名,乃取首句 “天其运乎”第一、三字,亦当视为首二字。但内容并非讲自然的运行,只是以之为引,讲述治国之道。 主旨在论治天下不能用仁义,要保民之朴,安其性命之情。 原 文 “

  • 岑参《敦煌太守后庭歌》全诗赏析

    敦煌太守才且贤,郡中无事高枕眠。太守到来山出泉,黄砂碛里人种田。敦煌耆旧鬓皓然,愿留太守更五年。城头月出星满天,曲房置酒张锦筵。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醉坐藏钩红烛前,不知钩在若个边。为君手把

  • 唐雎不辱使命

    【题 解】 《唐雎不辱使命》一文选自《战国策·齐策四》,篇名为后人所加,也有称“唐且为安陵君劫秦王”的。本文所叙事实发生在秦王嬴政二十二年前后,当时韩、魏已先后被秦国所灭,其余赵、燕、齐、楚四国在连年

  • 唐宋词之钱惟演《木兰花》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木兰花》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 ① 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② 【注释】 ①鸾镜:妆镜,温庭筠《菩萨蛮》词:“鸾

  • 杜甫《楼上》全诗赏析

    天地空搔首,频抽白玉簪。皇舆三极北,身事五湖南。恋阙劳肝肺,论材愧杞楠。乱离难自救,终是老湘潭。

  • 刘禹锡《秋夜安国观闻笙》全诗赏析

    织女分明银汉秋,桂枝梧叶共飕飗。月露满庭人寂寂,霓裳一曲在高楼。

  • 为君绾发的古诗词(古代男子为女子冠发的诗句有)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为君绾发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绾发的诗句,"君若赠我白玉簪,我便为君绾长发,从此以后,日暮天涯."谁的诗句,关于绾发的诗句。《春词》日高闲步下堂阶,细草春莎没绣鞋。折得玫瑰花一朵,凭君簪向凤凰钗。子夜歌(晋宋齐辞)落日出前门,瞻瞩见子度。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

  • 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阮郎归 【宋】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 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 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 草烟低 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 画梁双燕栖

  • 《行露》情诗三百首赏析

    行露 作者: 孟祥锡 【本书体例】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上一句:汪伦送我情,桃花潭水深千尺。

    下一句:千尺不及汪伦情。【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处】唐·李白《赠汪伦》【意思】 桃花潭的水即使有千尺深, 也不如汪伦为我送别的那片情意深。 桃花潭:在今安徽省泾县西南。汪伦: 李白游桃花潭,村人汪伦常以美酒相 待,离去时又到船边送行,所以李白特 赋诗赠别。【鉴赏1】 原诗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