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名胜诗之《登云龙山放鹤亭二首》全诗、题解、注释和作者
(清)尹继善
鹤去空亭在, 何须问假真。
登临多胜境, 领略少闲人。
石壁横悬榻①,佛山半露身②。
坡公遗迹下③,岁岁柳条新。
云龙新雨霁④, 万里望中收。
野水消桃汛, 田家遍麦秋。
花迎山半寺, 日落郡西楼。
未尽跻攀兴⑤, 偷闲拟再游。
放鹤亭在云龙山第一节山山顶,北宋元丰元年(1078)春云龙山人张天骥所建。原亭早圮,今亭为明嘉靖十一年(1532)在原址重建。苏轼任徐州太守时,曾为张天骥作放鹤亭记,遂有名于海内。此诗写登放鹤亭放眼四望所见景色。
【作者】
尹继善(1696—1771),字元长,号望山,清满洲镶黄旗人,章佳氏。雍正元年(1723)进士,授编修,五年后即升为封疆大吏,一任云贵总督,三任川陕总督,四任两江总督,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保。喜吟咏,与袁枚唱和最多,有尹文端公集。
【注释】
①此句写云龙山西侧黄茅冈的东坡石床。②此句写云龙山东侧的兴化寺。兴化寺有石佛,高11.52米,系北魏时就山岩而雕成,明洪武年间建大雄宝殿庇护,殿高15米,因依山崖而筑,其后壁仅砌三砖高。③坡公:指苏东坡。④霁:天晴。⑤跻(ji):登。
-
首句,言宫人天然花貌,又加艳丽之状,而芙蓉不若。二句,“珠翠香”承上“妆”字,风来珠翠飘香也,其倩丽如此,宜君王之来幸。三句转变,言美人虽望幸,却恨含情未伸,徒对着弃捐之秋扇,只可掩却,有自伤意。四句
-
【3981】基因组:人种自传23章(﹝英﹞里德利著,刘菁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30万字,2003年1月第1版,26元)△是人历史的记载,也是建造
-
往见泰山乔岳,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予甚愧之,当与
【名句】往见泰山乔岳 ① ,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
-
宝奁香歇掩铅华,旧合春归老监嗟。画栋重来当日燕,玉栏犹发去年花。
-
蓝不是抽象的事物从来没有一本诗歌刊物让我如此喜欢。诗歌蓝本,听来就美。“蓝不是抽象的事物,她的感动从内部开始。”很多人问我,为什么
-
妇姑城南风雨秋,妇姑城中人独愁。愁云遮却望乡处,数日不上西南楼。故人薄暮公事闲,玉壶美酒琥珀殷。颍阳秋草今黄尽,醉卧君家犹未还。
-
采薇歌 作者: 蓝开祥 【本书体例】
-
“满洞苔钱,买断风烟。笑桃花流落晴川。”满洞苍苔,可见历时已久,人迹罕至。苔虽形如钱,只能点缀风烟。但它代表了一种清贫自赏自然超俗的情趣。古洞苍苔,高人逸士独来独往,片片桃花随溶溶川水流出,向人间传送出一丝洞天的消息。世外人并不知道此处
-
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
-
江边阵马走千峰,问讯方知冀北空。尤物已随清梦断,?刘梦得以九华为造物一尤物。?真形犹在画图中。?道藏有《五岳真形图》。?归来晚岁同元亮,却扫何人伴敬通。赖有铜盆修石供,仇池玉色自璁珑。?家有铜盆,贮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