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封电报
〔美〕佚名
伊莉薇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获弟弟的电报: “巴布猎狮身死。——佛莱特”
伊莉薇娜悲不自胜,给弟回电:“运其尸回家。”三周后,从非洲运来了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只狮尸。她又急发一电:“狮收到。弟误,请运回巴布尸。”
很快得到了非洲回电:“无误,巴布在狮腹内。——佛莱特”
选自中国青年报1982年5月7日
参照课外学习1988年1期修订
【赏析】 三封电报,是在美国一家杂志以3000美元的悬奖征求文字最短、情节最曲折的故事时,荣登榜首的一篇奇文。
这篇小说,以译文计,亦不过120字,可算是“超微型”的了。然而,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头有尾、疏而不漏地叙述了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伤心事,其情节一波三折,其人物清晰可见,绝非一览无余,读来耐人寻味,实乃不可多得的佳作。
以其情节而论,虽然步步出乎意料,而又一一尽在情理,处处无懈可击。试想,弟弟佛莱特为什么要连同狮尸一同运回姐夫巴布的尸体呢?这当然是由于巴布本已被这只狮子吃在肚子里了,尸体已经支离破碎,虽能从狮腹内取出,收殓,装运,却要大费周折,耽搁时间。现在这样运回来,不仅可以省却如许麻烦,而且巴布的死因及命丧狮腹的悲惨情景也就不言自明。 可是, 姐姐伊莉薇娜又为什么解不开这个哑谜,不得不向佛莱特再发急电呢?这就要细究姐弟二人的第一次电报了。佛莱特的电文是“巴布猎狮身死”,如何“身死”并未说清,既可能是被狮子吃了,也可能是在“猎狮”时病死、摔死、误中枪弹而死、被狮子或其他毒蛇猛兽咬死的,等等,不一而足。巴布又死在他洲,加上伊莉薇娜早已“悲不自胜”,哪里还会冷静下来去细细推敲呢?当然,她发第二封电报同她的第一封电报语意含糊也有关系。“其尸”是谁的尸体呢? 虽然原意是指巴布,但也无法排除佛莱特将“其尸”误解为狮尸的可能,因而须去电报重申。
小说篇幅虽短,却也清晰地勾勒了姐弟二人的形象,特别是弟弟的喜剧性格还颇为鲜明。佛莱特本是特意“伴着”巴布去非洲打猎的,巴布死后,又接到姐姐让其运尸回家的电报,理应“伴着”巴布的尸体一同返回,然而却依然逗留非洲不归。这与其说他与巴布的感情不深,倒不如说这个毛头小伙子猎兴正浓,平素做事谅也大大咧咧欠考虑,更能令人心服。作为姐姐,莉伊薇娜是深深了解佛莱特的性格的,在极度悲伤之中还赶忙给佛莱特发了两封电报,正是冲着佛莱特的性格而来的。因为她知道,如果不令他运尸回家,说不定就会就地火化、埋葬,是否会让巴布抛尸荒野也难说。她一见到狮尸,便想到是“弟误”,也足见这位“马大哈” 误事已不止一次了。哪里料到,他也有粗中有细的时候,这一回便确实“无误”,甚至还颇为高明。他伴巴布一同出猎,巴布成了狮子口中的美味,而他却安然无恙,说不定这只狮子还是死在他的枪口之下的,这要没有一点机灵劲和胆量是办不到的。小说虽近于电报文体,惜墨如金,但并不干巴,对伊莉薇娜作了点睛似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十分真切地显示了她那颇为复杂的内心世界。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之内,能刻画出这样多色调的人物形象,是非常不易的。
通篇故事很像中国相声里的一个“包袱”,在艺术处理上也颇有点铺平垫稳、两翻三抖的手段,再加上人物的喜剧色彩和语言的幽默,读后确让人忍俊不禁。但它又毕竟讲的是一件伤心事,将悲与喜、残忍与幽默、异想天开的事实与平静得不相称的反应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真令人欲哭无泪,欲笑不能,颇有点“黑色幽默”的韵味。
-
词人善于捕捉瞬间情感中的细微感受,将对恋人的爱怜抒发得淋漓尽致。吴文英早年在苏州结识某女子。近世词家据吴词作过许多分析,推断他在苏州有一妾,后被遣去。但将他关于苏州情事的词串连比照,可以确认那位女子并非与他朝夕相处之妾,应为一位民间歌妓。他
-
鸿雁自北来,嗷嗷度烟景。常怀稻粱惠,岂惮江山永。小大每相从,羽毛当自整。双凫侣晨泛,独鹤参宵警。为我更南飞,因书至梅岭。
-
浅说语言的文化积淀不同的语言词语各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真正理解和掌握一种语言就要对它大部分词语的历史文化来源有较清楚的认识。一
-
临患不忘国,忠也;思难不越官,信也;图国忘死,贞也。谋主三者,义也。
名言: 临患不忘国,忠也;思难不越官,信也;图国忘死,贞也。谋主三者,义也。 注释: 临患: 面临祸患。越官: 放弃职守。 句意: 面临祸患而不忘国家, 这是忠心的表现; 想到危难而不放弃职守, 这是
-
石城除击柝,铁锁欲开关。鼓角悲荒塞,星河落曙山。巴人常小梗,蜀使动无还。垂老孤帆色,飘飘犯百蛮。军吏回官烛,舟人自楚歌。寒沙蒙薄雾,落月去清波。壮惜身名晚,衰惭应接多。归朝日簪笏,筋力定如何。 作品
-
利人即是利己,害人甚于害己。(《印光法师文钞·到光明之路序》) 译文 对别人有利就是对自己有利,加害于别人更是加害于自己。 感悟 很多时候,我们在帮助别人,得到的结果常常是同时帮助了自己。从市场经济的
-
【3585】恩格斯传(〔英〕戴维•麦克莱伦著,臧峰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 5万字,2017年3月第1版,29元)△本书是关于恩格斯生平与思
-
登山观景,意外邂逅了两株千年古银杏。那是个大热天,与文友去双木村避暑。村子坐落赣西北九岭山南麓,山高林深,有“小庐山”之誉。趁时间
-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作品赏析[注释](1)见说:听说。蚕丛:传说中古代蜀王之名,此处代指蜀地。(2)秦栈:从秦入蜀的栈道。
-
短篇小说。赵树理著。发表于1960年。作品热情颂扬了社会主义时期老一辈农民勤劳朴实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主人公陈秉正老人已年满76岁,本可舒适地安度晚年,但他时刻不忘参加集体劳动,怎么也戴不住儿女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