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书柳子厚牛赋后①》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余莫能救,故书柳子厚牛赋以遗琼州僧道赟⑦,使以晓喻其乡人之有知者,庶几其少衰乎!
庚辰三月十五日记。
———东坡后集
〔注〕 ①柳子厚: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字子厚。牛赋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感愤而作的。赋里以牛自喻,谓牛有耕垦之劳,虽有功于世而无益于己。苏轼这一“书后”却非取柳赋的本意,而是借其中所述牛的辛劳及耕垦之功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希望海南人不再因迷信活动而滥杀牛。 ② 岭外:指五岭以南直到海边的广大地区,包括今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 ③ 高、化:宋代的高州、化州,即今广东的茂名市、高州市、化州市地。 ④“耕者”句:被驱往耕田与被屠宰的牛常常各占一半。 ⑤黎:海南省的土著少数民族。 ⑥中国:古代常称汉族活动的中原地区为中国。 ⑦琼州:治所在今海口市琼山区南。
长期担任地方官的苏轼,到过很多地方,有机会接触到社会的下层,因而能深悉现实的种种弊端和人民的疾苦。因此,他很重视农业,在各地任上,曾就力所能及实行过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开仓赈济、推行秧马等善政,以促进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的处境。当他从惠州再远贬海南岛时,已经62岁,耄年投荒,自忖此去难有生还之望,临行时,“子孙恸哭于江边,已为死别;魑魅逢迎于海上,宁许生还?”景况之悲凄可想。但他到任之后,关心民间疾苦之情,依然如故。他目睹当地人民把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耕牛屠宰以祭神“治病”,不免痛心,觉得这一陋俗既无补于病者,又严重地减少了农业的耕作畜力,其后果必然是“人牛皆死而后已”。因而写了这篇题跋,目的在劝谕人们要相信医药,不可迷信巫祝。当时苏轼在这海角穷荒之地,居处不宁,自顾不暇,却仍关注老百姓的切身问题,亦足见其为人了。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岛僻处海外,中原人士除任官或贬谪者外,鲜有到此的。典籍中也较少有关海南的风俗文物的记载。这篇题跋能把当地的风习记述下来,无疑是一份值得重视的资料。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初中古诗词大全百度云,内容包括初中语文古诗大全初中古诗词详细点,最好打出来,初中生必背古诗词50首,初中生必背古诗词一百首。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 七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背诵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
【名句】弗虑胡获,弗为胡成 语出《书·太甲下》。不思虑怎么会有收获?不实行怎么会得成功?说明常思虑道德则得道德,思虑善政则成善政。弗:不。胡:怎么。
-
独立大树下,冯将军 ① 不炫战功。 【注释】 ①冯将军:指汉代的冯异。他作战勇敢,善用谋略,治军严明,而且他为人谦和,从不居功自傲。 【译文】 冯将军每当众人论说他的功劳时,便独自走到大树下,从不夸耀
-
“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街市村坊·水乡”类的诗句。 这是诗人描写放浪渔隐、泛舟垂钓的生活环境,表现了一
-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 散上峰头望故乡。 柳宗元诗鉴赏 柳宗元从永州司马改任柳州刺史后,
-
【原题】:秋夜独坐有感一章奉呈师说令尹奉议光明主簿虞章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柳永诗词书法硬笔文案朋友圈,内容包括行书蝶恋花柳永图片,荆宵鹏楷书柳永词雨霖铃,歌颂祖国诗句硬笔书法格式。1)【蝶恋花 柳永】的几种写法【蝶恋花 柳永】德彪钢笔行书写法
-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 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清风白露寒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清风白露寒”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清风白露寒”是关于描写“情感抒写·友谊意愿”类的
-
软绫腰褥薄绵被,凉冷秋天稳暖身。一觉晓眠殊有味,无因寄与早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