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陈维崧《醉落魄·咏鹰》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清)陈维崧
醉落魄·咏鹰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这首咏鹰词,借物抒情,猛气轩举,骨力极遒,用笔亦颇为奇警独特,达到了“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的绝妙境地,在令词中殊不多见。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起二句便以突兀之势闯进读者的视野,恰如晋陆机文赋所述“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层云之峻”。细加玩味,它妙就妙在字面上似写寒山秋风,作为鹰击长空的自然背景;实际上却并非静态的描摹,而是动势的叙写,而这种叙写,又别具匠心地采取了独特的鹰的视角。两句字字精悍,给读者留下了游刃有馀的想象空间。迎面,一座座苍山扑了过来、闪了过去(这是鹰的平视);脚下,中原大地越来越近,掠地低飞所带起的劲风朝着道路压将下去,沙石削碎,尘土飞扬(这是鹰的俯视)。“草枯鹰眼疾”(唐王维观猎诗),就鹰的视点,写鹰的感觉,就将威猛的速度感、强大的力度感一并传达给了读者。如若单凭通常的叙述语气(亦即作者的“全知视角”),很难取得这样真切的艺术效果。我们不妨引录水浒传写李逵被戴宗施用“神行法”后飞奔起来的一节:耳朵边有如风雨之声,两边房屋树木一似连排价倒了的,脚底下如云催雾趱”。施耐庵根据李逵的眼底所见、心头所感来落笔,这在小说中已是写人的常用方法,而本词的视点移位更加手法翻新,从“猛志固常在”的雄鹰的角度直接观照和摹似,心物交通,人鹰合一,笔意的新创实在匪夷所思。至此,我们方能理解,为什么“寒山”要用不定词“几堵”作修饰语,又为什么“中原路”要以冲击势极强的“削碎”来作谓语。接下去,“秋空一碧无今古”,笔墨由动变静,同时转入了抒情主人公(作者)的视角,直接写人的感受。一碧如洗的秋空,终古如斯,苍茫不尽。取景由低而高,自鹰的俯冲低飞转向昊昊高天。天空任鸟飞。无终无始的时间、至大无外的空间背景上,浮现着一往无前迅疾移动的鹰,画面给人的印象何等强烈!于是,曾经“醉袒貂裘”的主人公的记忆复活了,当年呼鹰寻猎的那熟悉的围场、那令人神旺的往事………。但这一切也只能是“略记”,岁月如流,旧事如烟,不会所有的细节都再现得那么清晰。这样,上片自然点出了“忆昔”。
换头两句,“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是“抚今”,与上片对应。空有健儿身手在,而今可与谁较量角逐!这句充满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凉寂寞。但紧接着,“还”字作一有力顿挫,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人的“轩举”昂扬的心态与上文鹰的“削碎中原路”的矫健姿态相互映托。作者愤愤难平的是,“人间多少闲狐兔”,狐兔纵横,人间何世!他的笔锋指向了那个一切颠倒了的混浊昏暗的世界。“月黑沙黄”,含义双关,既是狐兔出没的适宜的气氛,也是猎人行动的有利的时机。“此际偏思汝”,这一结句更具有沉重的分量,它既反映了歼除丑娄的心愿是那么迫切,而天下事已不堪为的现实又使作者平添无限苦闷。这里的“思”鹰,与前段的“忆”鹰,前呼后应,钩连密合,通贯着这一曲“鹰之歌”的感情脉络。“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陆游汉宫春),纵然是老来豪气不减当年,但除了徒然“记”、枉自“思”而外,又能作什么呢?纸上谈鹰,痴人说梦,只留得一片愤愤之意、怅怅之情,与空际盘旋的自由威猛的精灵——苍鹰永在。
“万事取之以气”(陈维崧西江月),作者每咏写雄鹰、健鹘、饥鸱、猛狮,硬语盘空,声色俱厉,读来便有蹈扬湖海、一发无馀的气概。故卢前谓迦陵词“小令已参青兕意”(饮虹簃论清词百家),陈廷焯谓“其年诸短调,波澜壮阔,气象万千,是何神勇”(白雨斋词话)。铜琶铁板,大声发于小令;宛转徘徊,长才见于短章。斯为迦陵令词的显著特点。
-
宋·陆游亳州太清宫桧至多2,桧花开时,蜜蜂飞集其间,不可胜数。作蜜极香而味带微苦
-
谢灵运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
-
[明]王廷陈宁直见伐,无为曲全。宁渴而死,不饮盗泉。《矫志篇》是诗人用以砥砺志节、抒
-
《诉衷情》 年代:宋作者:柳永 一声画角日四曛。 催促掩朱门。 不堪更倚危阑,肠断已消魂。 年渐晚,雁空频。 问无因。 思心欲碎,愁泪难收,又是黄昏。
-
《心有灵犀一点通》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唐·李商隐诗《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
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鉴赏】 “天平山上白云泉”,起句即点出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天平山在苏州
-
题解 这首诗是陈子昂从军时的失意之作。抒发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强烈悲愤以及生命个体面对茫茫宇宙、悠远时空所感悟到的深刻孤独和寂寞之感。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陈子昂随武攸宜征契丹,任随军参谋
-
[唐]孟郊兽中有人性,形异遭人隔。人中有兽心,几人能真识。古人形似兽,皆有大圣德。今
-
陈王初丧应、刘 ① ,端忧多暇。绿苔生阁,芳尘凝榭。悄焉疚怀 ② ,不怡中夜。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 ③ 寒山,弭盖秋阪 ④ 。临浚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于时斜汉左界 ⑤ ,北陆南躔 ⑥ ;白露暧
-
王子猷居山阴 〔2〕 ,夜大雪,眠觉 〔3〕 ,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 〔4〕 ,因起仿偟 〔5〕 ,咏左思《招隐诗》 〔6〕 。忽忆戴安道 〔7〕 ,时戴在剡 〔8〕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