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唐宋词之《苏轼《水调歌头》》原文、鉴赏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唐宋词之《苏轼《水调歌头》》原文、鉴赏和赏析

苏轼水调歌头苏 轼

苏 轼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 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11)。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12),置我肠中冰炭(13),起坐不能平(14)。推手从归去(15),无泪与君倾。

注释 ①“欧阳”句:欧阳文忠公,即欧阳修,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老师,谥文忠。苏轼作此词时恩师已仙逝,故尊称谥号。②退之: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作有听颖师弹琴诗(详本词鉴赏部分),苏轼据以隐括成本词。③章质夫:苏轼好友,名楶,见366页注①。④隐括:原为矫正竹木弯曲的工具,引申为依诗文原有的内容和情节剪裁,改写成另一个作品。⑤使就声律:使它(指韩愈的诗)切合音乐。韩愈诗本不能入乐歌唱,苏轼隐括成词的目的也就是使它能够入乐歌唱,以便在酒宴上佐欢。⑥昵昵:亲密、亲近。⑦恩怨:指恩爱,怨是出于相爱的责怨。尔汝:彼此亲昵,不拘形迹。古有“尔汝之交”,指关系密切的朋友。⑧弹指:“一弹指”的省略,佛教语,指时间很短。泪和声:这里指恩爱的双方假意哭闹,实际上更显缠绵。⑨“一鼓”句:比喻乘士气旺盛时,一下子把事情做成。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填,鼓音,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⑩“千里”句:庄子说剑:“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这里比喻琴声的激昂迅捷。(11)青冥:天空。(12)指间风雨:指手指弹奏的乐曲。(13)肠中冰炭:指听琴者内心激烈的感情变化。(14)“起坐”句:听琴者激动得起坐不定。(15)推手:打手势。

琵琶行图 傅抱石

鉴赏 这首词作于元丰四年(1081)三月,苏轼当时在黄州贬所。苏轼自己的小序里已经把作词的原因说得很清楚了,而且明确指出这是一首“隐括”词。隐括词在宋代很流行,开创者是苏轼;但是后人对它们大多持批评的态度,因为它在意义上并无多大创新,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水平上也不见得比原来的作品高。绝大部分隐括词的目的只是为了能够和乐歌唱。苏轼的这首词是应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之求而作,目的显然也是为了能够歌唱。当然以苏轼博大的才气,即使是一时应求之作,也写得与众不同。这首词改动原诗词句的地方很多,也很到位。

隐括词的欣赏要结合原来的作品,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原诗如下:“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 无以冰炭置我肠。”

可以看到,苏轼基本上是按照韩诗的描述顺序来写的,只是在词句上做了较多的改动,而所描绘的内容和主要的手法没有改动。“昵昵”“恩怨”四句对应韩诗“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两句,主要是写琴音开始时的低回婉转、缠绵惆怅,苏轼加以衬句使语气变长,起到了加强缠绵的效果。“忽变”三句对应韩诗“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以“勇士”“敌场”等意象表现琴音的激烈慷慨,而苏词则加以“千里不留行”一句,更添一份迅捷之态。“回首”二句对应韩诗的“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形容琴音的开阔苍茫,相比之下苏词用语更加简洁。“众禽里”三句对应韩诗“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二句,韩诗以凤凰声压过百鸟声来凸显凤凰的清丽,而苏轼反用其意,以凤凰独不鸣来凸显其清高,很有新意。“跻攀”两句对应韩诗“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写乐声逐步上升直到最高音阶,再陡然降到最低音阶的情形。韩诗的接下来两句,苏轼没有采用,直接用“烦子”“推手”五句对应韩诗的最后六句。虽然对应,但打乱了诗的顺序,再加以重组,别有趣味。

由于韩愈原诗在描写琴音上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所以苏词在这方面的成就,完全是借来的,但苏词也有很多创新处,并非完全因袭。在由诗体转成词体时,苏轼能够结合词的特点,把原来的诗句运用自如,写得婉转错落,曲折尽意,可算是隐括之作中不可多得的佳品。(姚苏杰)

集评 宋刘克庄:“隐括他人之作,当如汉王晨入信、耳军,夺其旗鼓,盖其作略气魄,固已陵暴之矣,坡公此词是也。”(后村题跋卷四)

明沈际飞:“永叔有眼,子瞻有手,退之有知音……其缓调高弹,急节促挝,可以目听。”(草堂诗馀别集卷三)

链接 隐括体。根据前人诗文内容或名句意境改写而成的一种特殊词体,谓之隐括体(词)。“隐括”本指矫揉弯曲竹木等使平直或成形的模具,引申为剪裁组织文章的素材。如刘勰文心雕龙熔裁所云“奚要所司,职在熔裁,隐括情理,矫揉文采也”,即指对文章素材的剪裁组织。后来,词的创作中也借用了这个概念和手法,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体式。从现存词作来看,隐括词最先出自苏轼。如此词即以韩愈听颖师弹琴一诗改写而成。宋代的隐括词还有苏轼的哨遍隐括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黄庭坚瑞鹤仙隐括欧阳修醉翁亭记,均为就全篇诗文隐括而成;此外,还有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隐括刘禹锡石头城乌衣巷诗句,辛弃疾水龙吟隐括李延年歌等,皆就前人著名诗句隐括而成。尤其是贺铸、周邦彦特别擅长隐括融化前人诗句入词,如宋史贺铸传说他“尤长于度曲,掇拾人所弃遗,少加隐括,皆为新奇”。(据王兆鹏、刘尊明宋词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圣人无常师.》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师道类名言赏析《圣人无常师。》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胜在执行力

    【5318】赢在责任心胜在执行力(孙义、郭东峰编著,人民日报出版社,18 8万字,2018年8月第1版,42 8元)△7章:[1]赢在责任心,没有责任

  • (张枣)《镜中》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张枣镜中》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张枣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惭。低下头,

  • 《异国秋思》散文赏析

    异国秋思 自从我们搬到郊外以来,天气渐渐清凉了。那短篱边牵延着的毛豆叶子,已露出枯黄的颜色来,白色的小野菊,一丛丛由草堆里钻出头

  • 辛弃疾《六么令》全诗鉴赏

    酒群花队,攀得短辕折。谁怜故山归梦,千里莼羹滑。便整松江一棹,点检能言鸭。故人欢接。醉怀双橘,堕地金圆醒时觉。长喜刘郎马上,肯听诗书说。谁对叔子风流,直把曹刘压。更看君侯事业,不负平生学。离觞愁怯。送

  • 李师中《咏松》原文、注释和鉴赏

    李师中《咏松》 半倚岩岫倚云端,独上亭亭耐岁寒。 一事颇为清节累,秦时曾作大夫官。 【注释】 (1)《咏松》诗与上篇《云》诗,均当属作者晚年抒怀言志绝句。 (2)岩岫:山崖。岫:山。倚:此处意为耸立。

  • 李博《我和哥哥李浩》

    “我有两个儿子,一文一武。”在世的时候,妈妈曾这么说过。一文,是我哥哥李浩;一武,是我——不过我的这个“武”其实是鲁莽的代名词,并

  • 董士锡《兰陵王·江行》暮春江景慨人世词作鉴赏

    词分三叠,要善铺叙,不重复,开合动荡,浑化无迹,殊为不易。董士锡此词,可谓迎难而上,就其境界之阔大而言,容或有出蓝之誉。

  • 《五灯会元》

    《五灯会元》 佛教禅宗史书。宋普济编。全书20卷。有宋宝祐本,1984年中华书局出版苏渊雷校点本。 《五灯会元》中的“五灯”,是指:《景德传灯录》,法眼宗道原撰;《天圣广灯录》,临济宗李遵勗撰;《建中

  • 李白《古风其十四》全诗赏析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借问谁凌虐。天骄毒威武。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且悲就行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