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唐宋词之《徐君宝妻《满庭芳》》原文、鉴赏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唐宋词之《徐君宝妻《满庭芳》》原文、鉴赏和赏析

徐君宝妻满庭芳徐君宝妻

徐君宝妻

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遗宣政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长驱入,歌台舞榭,风卷落花愁。清平三百载,典章人物,扫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梦魂千里,夜夜岳阳楼。

注释 ①汉上:指汉水流域。②宣政:指北宋盛时政和、宣和年间。③貔貅(pīxiū):猛兽名,此处代指元兵。④三百载:泛言两宋三百年的时间。⑤典章:国家的制度法令。⑥破鉴徐郎:据唐孟棨本事诗情感中记载:南朝陈太子舍人徐德言娶乐昌公主为妻,见政局动乱,恐将国破家亡,故将镜子分破,与妻子各执一半,约定日后凭破镜相认。后果由破镜得以重逢。此处代指其夫徐君宝。

鉴赏 这是一首绝笔词。元代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记载了关于这首词的故事:“岳州徐君宝妻某氏,亦同时被虏来杭,居韩蕲王府。自岳至杭,相从数千里,其主者数欲犯之,而终以巧计脱。盖某氏有令姿,主者弗忍杀之也。一日,主者怒甚,将即强焉,因告曰,‘俟妾祭谢先夫,然后乃为君妇不迟也。君悉用怒哉!’主者喜诺。即严妆焚香,再拜默祝,南向饮泣,题满庭芳词一阕于壁上,已,投大池中以死。”

乱世出英豪,也出烈女。这位连姓氏也没有留下的女子,却以如此刚烈的举动,使人们在为她的坚贞而产生敬畏的同时,也对她所遭受的不幸命运产生愤慨。

上阕以倒叙的手法简略交代宋末繁华与元兵入侵的经过。起笔回忆南宋的承平岁月,用“繁华”二字来概括当时的美好。“汉上”是汉水流域,也是女词人的家乡岳阳所在,“江南”泛指包括南宋都城临安在内的长江中下游流域,“宣政风流”指北宋政和、宣和年间的太平盛世。从汉水流域到整个长江中下游流域,南宋境内一片繁华富庶。“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用“绿”“朱”、灿烂耀眼的“银钩”这些光焰夺目的字眼,用“十里”这样极言其长度的词语,来渲染当日的盛景。与南渡后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最初的回忆相似,在内容的第一部分,满是对过去纯真美好情景的描写。

忽然之间,一切都改变了,美好的事物被迫消亡,承平的生活被刀兵刺破。“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长驱入,歌台舞榭,风卷落花愁。”这五句一贯直下,毫无转折,正如当年元军入侵南宋时的势如破竹。女词人用笔简洁凝练,只用“卷”“拥”“入”三个动词,便点出元军的进攻,“貔貅”说明元军的凶猛可怖,而“一旦”“长驱入”都表明元军入侵时所费时间极短,遭遇宋军阻力极小。这一方面是写元军势如洪水,另一方面也暗中谴责南宋军队在抗击元军时的溃不堪击。“歌台舞榭”与“绿窗朱户”相呼应,以“风卷落花愁”一个形象的比喻,道出南宋覆亡的惨剧。

下阕从大视野落笔,悲悼宋亡之后,最大的损失是:“清平三百载,典章人物,扫地俱休。”三百年来南北两宋,期间积累了多少文明成果,却被蛮人“扫地俱休”。在个体遭受苦难的时刻,却不忘国家民族的悲哀,不忘文化典籍的悲剧命运。女词人之眼界、胸襟,远超过庸庸凡夫。反观自身,是“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这一句包含两重意思,一是女词人尚处杭州,还未北上大都;另一层意思是“主者数欲犯之,而终以巧计脱”,此身尚未失贞。这是临死之前的从容,也是誓死不屈的告白。死意已定,回首过往,又尚有眷恋不舍,那是“破鉴徐郎何在”。徐郎,借用南朝陈亡时徐德言与妻子乐昌公主凭破镜重逢的典故,同时,徐郎也正是指她的丈夫徐君宝。这语意的双关显出词人的深意。“徐郎何在”的疑问,是女词人对于人世最后的不舍。夫妻情深,生死离别,乱世中多少悲剧,都在这一句没有答案的问句中一笔带出。“空惆怅、相见无由”直陈内心的悲凉惆怅,现实的残酷无望。痛定思痛,心意已定,唯留人间一句誓言:“从今后,梦魂千里,夜夜岳阳楼。”

这是乱世中沦人绝境的无助女子用生命谱写的坚贞誓言。沈雄在古今词话中评论这一句道:“情死情生,天日为之晦暝也。”元人陶宗仪在记载了这则故事后评论道:“噫! 使宋之公卿将相贞守一节若此数妇者,则岂有卖降覆国之祸哉!”这词中绾合国家悲剧与自身悲剧,沉痛中却又砥砺不屈,这弱女子词中体现出的忠贞果敢、至死不渝,让后人为之动容。

我们可以将这首词与同时代另一位刘氏女子的词作相参看:“我生不辰,逢此百罹,况乎乱离。奈恶因缘到,不夫不主,被擒捉去,为妾为妻。父母公姑,弟兄姊妹,流落不知东与西。心中事,把家书写下,分付伊谁。越人北向燕支。回首望、雁峰天一涯。奈翠鬟云软,笠儿怎带,柳腰春细,马性难骑。缺月疏桐,淡烟衰草,对此如何不泪垂。君知否,我生于何处,死亦魂归。”(沁园春)情辞虽有异,但乱世中女子的悲惨命运,由这两首词即可明晓。(黄阿莎)

东山丝竹图 【元】佚名 故宫博物院藏

集评 清陈廷焯:“上半言往日繁华销归一梦,深贲在位诸臣不能匡复,酿成祸乱。下半言典章虽失,大义自在,今日有死而已。词类义正,凛凛有生气。”(词则别调集卷二)

清王闿运:“徐君宝妻满庭芳(汉上繁华),写兵乱国亡,正是不相干人语,非吴梅村所得借口,亦非赵子昂所能说也。”(湘绮楼选绝妙好词)

链接 追忆汴京繁华的东京梦华录。此书也称梦华录,十卷,孟元老撰。元老号幽兰居士,少从其先人宦游南北。书前自序称其于崇宁二年(1103)入汴京,卜居城西二十三年,耳闻目睹当地风俗。靖康之变时避地江南,因追念汴京曩昔繁华,遂据其经历,撰为是编,并取古人“华胥梦觉”之语名书。全书分为86目,于城市规模、河桥分布、宫殿位置、街巷宅第、宫观寺庙,及酒楼食店、诸行交易、般载运输、雇觅人力、游艺竞技、节日风俗、娶妇育子等均详加记述,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编次亦颇有系统,为研究宋代民俗文化的重要资料。书中述及朝廷典礼、仪卫,尤委曲周至,与史志所载颇有异同,可资互参。淳熙十四年(1187)赵师侠刊印行世,并跋其后。现存元刊本、明弘治刊本,及秘册汇函津逮秘书唐宋丛书说郛学津讨原丛书集成初编等本。日本静嘉堂文库曾据元刊本影印。1956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点校本。1959年商务印书馆、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今人邓之诚注本。

猜你喜欢
  • 火会亮《闲话季栋梁》

    季栋梁的老家其实在甘肃环县。那个地方我没去过,但我知道它与宁夏同心最偏远的几个乡镇接壤。宁夏同心够偏远了,但它比它们还偏远,可见它

  • 《临平泊舟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夏夜泊舟所见的景色,境界阔大,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在作客他乡时的那种孤独寂寞, 相当敏感,对身边的防范和感应都达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诗人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在柳阴旁泊舟,只

  • 古文辞类纂《汉宣帝元康二年令二千石察官属诏》全文

    汉宣帝元康二年令二千石察官属诏 狱者,万民之命,所以禁暴止邪,养育群生也。能使生

  • 宋词典故“楼头佳丽”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楼头佳丽 【出典】 见“门外楼头”条。 【释义】 杜牧诗咏及陈朝灭亡时的陈后主贵妃张丽华,有“楼头张丽华”之句。 【例句】 且斗尊前酒美,莫问楼头佳丽,往事有无中。(韩元吉《水调歌头·雨花台

  • 白居易《昔与微之在朝日,同蓄休退之心。迨今十年,》全诗赏析

    往子为御史,伊余忝拾遗。皆逢盛明代,俱登清近司。予系玉为佩,子曳绣为衣。从容香烟下,同侍白玉墀。朝见宠者辱,暮见安者危。纷纷无退者,相顾令人悲。宦情君早厌,世事我深知。常于荣显日,已约林泉期。况今各流

  • 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全诗赏析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蛟胎皮老蒺藜刺,鸊鹈淬花白鹇尾。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挼丝团金悬簏敕,神光欲截蓝田玉。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作品赏

  • 《出生》

    作品内容 孩子对妈妈提问题: “我是哪儿来的—— 你是从哪儿把我捡来的?” 妈妈把孩子搂在怀里, 笑着回答,眼含泪水, “你是我的希望,藏在我的心里。 你在我玩偶的游戏里, 早晨膜拜湿婆神之时, 我把

  • 白居易《题赠定光上人》全诗赏析

    二十身出家,四十心离尘。得径入大道,乘此不退轮。一坐十五年,林下秋复春。春花与秋气,不感无情人。我来如有悟,潜以心照身。误落闻见中,忧喜伤形神。安得遗耳目,冥然反天真?

  • 《离娄下:君视臣如土芥,臣视君如寇雠》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第 三 章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王曰:“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 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

  • 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如畏雷电,击无常处。

    名言: 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如畏雷电,击无常处。 注释: 常处: 指确定不变的地方。 句意: 善于打进攻战的人, 使敌人不知道要在什么地方进行防守, 就好象害怕雷电一样, 被打击的地方从来就不是确定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