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山石》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方干
三世精能举世无,笔端狼藉见功夫①。
添来势逸阴崖黑,泼处痕轻灌木枯。
垂地寒云吞大漠,过江春雨入全吴②。
兰堂坐久心弥惑,不道山川是画图③。
【注释】
①狼藉:纵横散乱貌,此指绘画东涂西抹状。②全吴:即三吴,唐以吴郡、吴兴、丹阳为三吴,此泛指江南。③不道:犹云不料。
【评说】
本诗选自陈邦彦历代题画诗类卷七、全唐诗卷六五二。
这是一首极具特色的题画诗,从题意看,是为水墨山石画而作,但全诗没有对山石形象作具体描写,着重写水墨画的效果,以此来赞颂画家精湛的水墨艺术。首联写画家身怀祖传绝艺,加上自己的刻苦磨炼,作画时看似东涂西抹,随意勾勒,却是胸中有丘壑,落笔见功力。中间两联即以水墨效果来反衬画家画艺的精妙绝伦。颔联以墨之浓淡写松石像:墨重处画家就顺着墨的去势恰如其分地表现出“阴崖黑”,墨淡处则正好顺势画出“灌木枯”。颈联以画面高低写水墨之意:低处如“垂地寒云”,乌黑厚重的一大片似有吞噬寒北大漠之势;高处如“过江春雨”,连绵远长,铺天而来,似有布满整个江南之意。此二联以形象化的语言表现水墨气势,让读者亲身感受到画中水墨独特的美感体验,同时也可看出画家对水墨的运用达到了随心所欲、炉火纯青的地步。尾联以诗人观感作结:面对画面,观赏久了,心里反而更加迷惑,想不到如此气势逼人的山川却是图画。此处以真喻画,赞美这幅水墨松石画可夺真,可夺自然,从而进一步赞美画家之笔墨超妙,举世无双。
-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出处】唐李颀《 古从军行 》。 【意思】听说身后的玉门关啊,被朝廷派兵阻塞,只有舍生拼命,跟随主帅去血战。 【全诗】 《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
-
【原题】:沅溪潘进士在长安逆旅中见庭下山丹花诘其主云是沅中移来感而赋诗命予嗣响
-
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从小到大,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一个长成了的大人,回顾他幼年时节做的事、说的话等等,常常会觉得幼稚可笑。一个人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至于整个人类也是这样。譬如这一回我又来到长
-
【名句】主好要则百事详,主好详则百事荒 语出《荀子·王霸》。如果君主善于抓要领,那么各种事情都会被处理得细密完备;如果君主喜好样样都抓,那么什么事情都会荒废。要:指要领,纲要。详:细密;完备。荒:荒废
-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作品赏析据《建康志》记载,征虏亭在石头坞,建于东晋,是金陵的一大名胜。此亭居山临江,风景佳丽。李白于上元二年(761)暮春由此登舟,往游广陵(扬州)
-
郡楼有遗唱,新和敌南金。境以道情得,人期幽梦寻。层轩隔炎暑,迥野恣窥临。凤去徽音续,芝焚芳意深。游鳞出陷浦,唳鹤绕仙岑。风起三湘浪,云生万里阴。宏规齐德宇,丽藻竞词林。静契分忧术,闲同迟客心。骅骝当远
-
刘克庄《北来人二首》 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 ①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②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③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④ 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 ⑤ 甲
-
奔鲸沛,荡海垠。吐霓翳日,腥浮云。帝怒下顾,哀垫昏。授以神柄,推元臣。手援天予,截修鳞。披攘蒙霿,开海门。地平水静,浮天垠。羲和显耀,乘清氛。赫炎溥畅,融大钧。
-
《君子不以色亲人.情疏而貌亲,在小人则穿窬之盗也与.》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
交友类名言赏析《君子不以色亲人。情疏而貌亲,在小人则穿窬之盗也与。》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每次读蒋捷的这首《虞美人》,总是会立刻联想到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