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作品《吴山怀古》鉴赏和精讲
沈德潜
夫差曾报阖闾仇,宋室南迁事竟休。
和议有人增岁币,偏安无诏复神州。
中朝已洒苌弘血,塞北空闻杜宇愁。
莫上凤凰山顶望,冬青谁认旧陵邱?
本诗是作者登上吴山揽胜,有感于南宋偏安江左,不图恢复之事而作此诗。吴山,俗称凤凰山,是杭州名胜之一。
****
一、释词:
夫差报仇——事出吴越春秋。春秋时,吴国君主阖闾举兵攻楚受挫后,在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为越王勾践所败,因重伤而亡。后吴王之子夫差打败了越王,攻破了越都,迫使越王屈服,报了父仇。
宋室南迁——北宋靖康二年(1127),金人南侵,掳走徽、钦二帝及宗室、后妃等数千人北去,东京被劫一空,北宋灭亡。高宗赵构南奔,后于浙江临安(今杭州)建都,史称南宋。
岁币与偏安——前者是指“宋金和议”后,宋向金纳贡之事。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宋与金订立和约(即“绍兴和议”)言明:宋金间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宋向金称臣,每年贡纳银、绢各二十五万。及至孝宗隆兴二年(1164)宋与金续议和约,议定宋金为侄叔之国,并改“岁贡”为“岁币”。
后者,是指高宗受金主册立为帝之后,一直偏安江左,屈膝投降,反对抗战;以后各代宋君,也只欲自保,不图恢复,直至为异族蒙古所灭。
苌弘血——说的是“苌弘化血”的典故。语出庄子·外物篇,其中有云:(春秋时)“苌弘死于蜀,周人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玉)”。
杜宇愁——典出华阳国志·蜀志。杜宇,传说中古蜀国王,周末于蜀称帝,号曰望帝。后归隐,让位于相。帝死后,化魂魄为子鹃,蜀人怀念之,因呼鹃为杜鹃。此指被浮的微宗、钦宗二帝。
凤凰山——原为南宋宫廷所在地,位于今杭州西湖南边。
冬青与旧陵邱——这里是用赵宋诸皇陵被掘之事。据陶宗仪辍耕录载(大意):元军杨连真伽发掘赵宋皇陵,抛散骨骸,义士唐珏与诗人林景熙等冒险收拾遗骸重新埋葬,并植冬青树于其上,以示识别。邱,即“丘”,为避孔子讳,丘,皆作邱。
二、语译:
吴王夫差打败越国,俘擒勾践为奴,立大志雪报父仇;
北宋二帝就擒于金人,南迁宋室临安,受金主册封为帝。
高宗绍兴和约,称臣纳贡,孝宗隆兴续议,改“岁贡”与“岁币”;
南宋朝野上下,凭淮水为界,一片“升平”假象,定“妥协”为国策。
宋廷抗金名帅岳飞忠义之行,早已化血为玉,定会万古长存;
塞北失国为俘二帝哀怨之声,尽管不绝于耳,竟然无人理会。
宋宫重地凤凰山,当年繁盛今何在?
新葬草塜植冬青,如今旧陵谁认得?!
三、题旨:
本诗是由作者登山观感所及、忆想所及和聪睿哲理组成的一首政治抒情诗。它所抒发的是故国之情,所表达的是历史之思。你看,它以凤凰山为依托,两宋国运为对象,站到历史峰巅上,超越时空,举目远眺了千百年来的山河易主的种种惨状,总结了泱泱大千国政巨变的诸多教训。因而,它又是一首上乘的咏史诗,一篇袖珍式的历史回忆录。读者可以感觉到,这篇有关两宋国运的“回忆录”,是悲剧性的,其中充满着血与泪。诗中所缀的“南迁”、“和议”、“岁币”、“偏安”和“洒血”、“闻愁”,以至“谁认旧陵”等等词语,都悲痛地告知人们两个字:屈辱。谁负责?为人君者!
这就是本诗深层的含蕴,也是全诗题旨所在。
-
狼跋 作者: 袁明仁 【本书体例】
-
长门怨 作者: 李华 【原
-
国学名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出处和解释
【名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语出三国李康《运命论》。树木高出丛林,狂风就会将它摧断;土堆凸出堤岸,急流就会将它冲刷;品行超出众人,人们就会将他非议。几句话指斥了
-
前人初用茗饮时,煮之无问叶与骨。浸穷厥味臼始用,复计其初碾方出。计尽功极至于磨,信哉智者能创物。破槽折杵向墙角,亦其遭遇有伸屈。岁久讲求知处所,佳者出自衡山窟。巴蜀石工强镌凿,理疏性软良可咄。予家江陵
-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出处】唐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胄 》 【意思】在冥冥日暮时,霏霏烟雨中,诗人送别 友人,离情绵绵,不禁潸然泪下,泪水与雨水交融在一起沾湿了衣襟。 作者用直抒胸臆的诗
-
唐将南征以捷闻 ② ,谁怜枯骨卧黄昏。 惟有苍山公道雪 ③ ,年年披白吊忠魂 ④ 。 ①这首诗以悲愤的笔触,谴责战争罪魁,哀悼唐朝阵亡将士。②此句谓杨国忠等掩盖败状,假传捷报。③苍山: 大理名山。④披
-
别侣孤鹤怨,冲天威凤归。容光一以间,梦想是耶非。芳讯远弥重,知音老更希不如湖上雁,北向整毛衣。
-
两本新图宝墨香,樽前独唱小秦王。为君翻作归来引,不学阳关空断肠。 作品赏析【原题】:书林次中所得李伯时《归去来》《阳关》二图後
-
茅檐低校溪上青青草。醉里蛮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
宋·黄庭坚 东坡居士极不惜书 2 ,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诘责之,或终不与一字。元祐中锁试礼部 3 ,每来见过,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 4 ,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