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渔父》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①
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②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
何故至于斯?”③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④
渔父曰: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⑤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⑥
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啜其醨?⑦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⑧
屈原曰:“吾闻之,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⑨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⑩
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11)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12)
遂去,不复与言。
【注释】 ①江:此指湖南境内的沅江,是屈原晚年的流放地。潭: 楚方言,深水。②泽畔:水边。③渔父:渔翁。楚人对老年人尊称为父。三闾大夫:楚官名,掌管楚王族屈、景、昭三姓的事务。屈原曾担任过此官。至于斯:来到这偏僻的地方。屈原为三闾大夫,是京官,本不应来到沅江一带,故渔父有此问。④浊、清:指品德的卑劣与高尚。醉、醒:指对楚国形势认识的糊涂与清醒。见:被。⑤凝滞:本义是水流不通畅,引申为拘泥、固执。与世推移:随波逐流。推移,变化。⑥淈(gu谷):搅浑。⑦餔(bu补):吃。糟:酒渣。啜(chuo绰):饮。醨(li离):薄酒。⑧高举:高出于世俗的行为。举,行为,举动。为:表示疑问的语气词。⑨察察:洁白。汶(men门)汶:昏暗,此指玷污。 ⑩莞(wan碗)尔:微笑的样子。鼓:划动。枻(yi义):船桨。(11)沧浪(lang郎):水名,汉水的支流,在今湖北省境内。濯(zhuo浊):洗。缨:系帽的带子。(12)以上四句为沧浪歌,是楚地古歌谣,渔父借以劝屈原应适应环境,“与世推移”。
【译文】 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沅江一带流荡,在河边慢行吟唱。 他容颜憔悴,形体消瘦,面色蜡黄。渔翁见了他问道:“先生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何来到这偏僻的地方?”屈原说:“世人品行污浊,唯我清高洁净;众人昏醉,唯我识见清醒,所以被放逐到这里。”渔翁说:“圣人不会拘泥于外物,他能适应变化,随着世俗走。世人污浊,你何不搅浑清波激起污泥?众人昏醉,你何不食其糟、饮其酒?你为何深思熟虑、高出俗人,以致遭受放逐的罪尤?”屈原说:“我听说,刚刚沐发应弹去冠上的尘埃;浴身之后应抖净穿戴的衣服。我怎能让高洁的人格,蒙受外物的玷污?我宁可投身湘江、葬身鱼腹;我怎能让清白的身躯,蒙上世俗的尘土?”渔父听了,微微一笑,他举桨划船边去边唱:“沧浪江的水流清澈洁白,可以洗涤我的帽带;沧浪江的水流漂荡着泥污,可以冲洗我的双足。”渔翁唱完摇桨远去,不再和屈原交谈一句。
【集评】 汉·王逸:“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放逐,在 江湘之间,忧愁叹吟,仪容变易;而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时遇屈原川泽之域,怪而问之,遂相酬答。楚人思念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楚辞章句·渔父)
近·郭沫若:“卜居和渔父两篇很多人怀疑不是屈原的作品。……这两篇由于所用的还是先秦古韵,应该是楚人的作品。作者离屈原必不甚远,而且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人。这在屈原研究上,不失为很可宝贵的资料。”(屈原赋今译·后记)
【总案】 与离骚、九歌、九章等诗相比,卜居和 渔父已有散文化的倾向,显示了从楚辞向汉赋演变的开始。这表明二诗不可能出于屈原之手,其写作时间应在屈原之后。但二诗的艺术风格与离骚又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编造故事以抒发情志。这些共同点,表明二诗的作者不仅“深知屈原的生平和思想”,而且也深受屈原艺术风格的影响,他们也许是屈原的学生吧!
-
作者: 吴志根 《明季南略》十八卷,清计六奇编辑。该
-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奉藏者
名言: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
春华不如秋华好,今月常同古月明。秋至满山皆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
【评析】 以上两句是哲理性对联。语言很美,值得一记。下面再列举一些,便于读者欣赏: 枫叶荻花秋瑟瑟,闲云潭影日悠悠。莺啼燕语芳菲节,蝶影风声烂漫天。 遥闻爆竹知更岁,偶见梅花觉已春。奇石尽含千古秀,春
-
韩退之汴州东西水门记 贞元十四年正月戊子,陇西公命作东西水门。越三月辛巳朔,水门
-
《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指胸怀广大是治疗心病最好的药物,不用服药是健身强体的最好药物。曾国藩《家书·致沅弟、季弟》:“希庵五月之季病势极重,余缄告之云:‘治心以“广大”二字
-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 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 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 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 白骨乱蓬蒿。
-
从治学问题的解答,到对后辈的指点提携,到自己身体力行、尊师重道的示范,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不但显示了他为文的雄辩有力,更展示了他一代文宗的大家之风,令世人敬仰。
-
作品:师说 简介本篇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
-
车过河南深夜去天津的火车上一波波斑驳陆离的影子在窗外晃动像人的魂魄迎窗扑向我我镇了镇寒胆朝窗外吼了一声火车就慢悠悠地停靠下来此时,
-
宿金沙江往年曾向嘉陵宿,驿楼东畔栏干曲。江声彻夜搅离愁,月色中天照幽独。岂意漂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悠悠;江声月色那堪说,断肠金沙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