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之秦观《木兰花慢》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木兰花慢
过秦淮旷望,迥潇洒,绝纤尘。①爱清景风蛩,吟鞭醉帽,时度疏林。②秋来政情味淡,更一重烟水一重云。③千古行人旧恨,尽应分付今人。④ 渔村,望断衡门。⑤芦荻浦,雁先闻。对触目凄凉,红凋岸蓼,翠减汀蘋。⑥凭高正千嶂黯,便无情到此也销魂。⑦江月知人念远,上楼来照黄昏。
【注释】 ①秦淮,河名,源出江苏,西北流经今南京市东南,入长江。潇洒,寥廓凄清的样子。杜甫玉华宫诗:“万籁真笙竽,秋色正潇洒。” ②蛩(qiong穷):蟋蟀的别名。吟鞭醉帽:指吟诗饮酒的生活情状。③政:通正,正是。④分付:交付。⑤衡门:横木为门,喻简陋的房屋。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⑥蓼(liao了):草本植物,品类甚多,如水蓼、马蓼等。叶味香,花淡红色或白色。蘋:多年生浅水草本植物,叶有长柄,俗称田字草,夏秋开小白花。销魂:谓神思茫然,仿佛魂魄将离体。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译文】 过秦淮河眺望空旷的原野,它是多么凄清渺远,透明得无一丝微尘。我爱清景秋风中蟋蟀的唱吟,倾心于赋诗醉酒的放浪生涯,如今又在旅途中度越河湖池沼、片片疏林。秋天里总使人心情萧瑟,更何况看到那迷离的烟雾、重重的水云?千古离愁旅恨,全都给予了今日的行人。双眼望断,那隐约的远方,是简陋的渔村。长满芦荻的水滩上,传来大雁的哀音。红蓼花已在凋残,萍草的翠绿也减去了几分,满目凄凉撼人心神!凭高极目,千山黯淡,即使无情此时此景也会丢魄失魂。大概月亮知道我怀念远方的人儿,特意把清辉洒上楼头,照亮这令人惆怅的黄昏。
【集评】 清·王敬之:“‘清景,句,‘秋来’句,俱疑有误。林韵独用闭口音,亦可疑。”(淮海集补遗案语)
【总案】 清道光年间王敬之高邮刻本淮海集补遗收录此词。唐圭璋全宋词据赵闻礼阳春白雪卷一辑入。词盖为早期作品。徐培均云:“据年谱,熙宁九年(1076),少游曾同孙莘老、参寥子访漳南老人于历阳,浴汤泉,游龙洞,谒项羽庙,归时当经秦淮。此词似为归时所作。”(淮海居士长短句校注),其说可参。词中写羁旅闲愁,笔墨疏放有似柳词;然而,在长调慢词的铺叙中,以轻倩的语言构织较为蕴藉的意境,以尽力避免过于发露,坦直的缺陷,就秦词长调本色而论,此词已露端倪。
-
悔系腰间绶,翻为膝下愁。那堪汉水远,更值楚山秋。新橘香官舍,征帆拂县楼。王城不敢住,岂是爱荆州。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
-
《鲁迅秋夜》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鲁迅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
-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出处】唐孟郊《 游子吟 》。 【意思】(儿子)临走时(母亲)还一针紧挨一针地 缝着棉衣,心里总担心儿子迟迟不能回家。后用来表达母亲对儿女 的深爱和盼望儿女早日平安归
-
道人胸中水镜清,万象起灭无逃形。独依古寺种秋菊,要伴骚人餐落英。人间底处有南北,纷纷鸿雁何曾冥。闭门坐穴一禅榻,头上岁月空峥嵘。今年偶出为求法,欲与慧剑加砻硎。云衲新磨山水出,霜髭不翦儿童惊。公侯欲识
-
作者: 靳极苍 【本书体例】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出处】唐孟郊《 游子吟 》。 【意思】慈母手中做着的针线,是为 远游他乡的儿子缝制身上的衣裳。临 行时密密匝匝地缝了又缝,只担心他在 外面迟迟
-
楚关望秦国,相去千里余。州县勤王事,山河转使车。祖筵江上列,离恨别前书。愿及芳年赏,娇莺二月初。
-
【4371】南渡北归·北归(岳南著,湖南文艺出版社,67万字,2015年8月第1版,65元)16章:[1]闻道在蜀郡;[2]小镇故事多;[3]山下旌旗在望
-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
名言: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