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临江仙》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临江仙·陈克
陈克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送老虀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陈克为北宋末南宋初词人,亲历两宋之交的战乱,这首临江仙抒发个人身世之感,反映了“胡尘直到江城”的严酷现实。词作于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词人56岁时。
词的上片开头两句写实。“十年”,自金兵于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冬入侵,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掳徽、钦二宗,北宋亡,到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伪齐刘豫联合金兵南侵江淮,头尾11年,“十年”举其整数,其间战乱不断,生民涂炭。“胡尘”,指金兵。“江城”,当时刘豫分兵三路入侵南宋安徽合肥一带,这里当指这一带而言。十年烽火,敌兵进逼,这两句是当时现实的写照,也是这首词的大背景,为下面词人抒写个人身世作了很好的铺垫。下面三句抒写自身: “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前句中“客”字,表明词人旅居外乡; “惊”字有多层意思:时光似流水般逝去,却不见南宋收复失地,敌人依然猖獗;自己年华老去,却报国无门,无所作为;战乱频仍,流落他乡,何处是归宿。后二句为“岁华销尽”的形象描绘:稀疏的胡须全白了,老泪纵横几乎要结成冰了。“雪”字形容“髯”之白,“冰”字形容“涕”之多。
词的下片继续写自身。头二句以自问自答形式,表露滞留他乡的无奈情绪。“虀 (ji)盐”,腌菜,指简陋的素食。次句答语中的“我缘”,是命中注定之意,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绪,亦透露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吴兴”,今浙江湖州市。结二句,化用南朝梁何逊临行与故游赠别诗句“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在写景中体现了作者孤寂怅惘的心情。
-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催檐泻竹声。
-
陆游和戎诏下十五年, 将军不战空守边。朱门沉沉按歌舞, 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
-
庠序学校,是三代教民之法。|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庠序学校,是三代教民之法。》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首句“夜雨连明春水生”,写诗人目睹池内陡添春水,因而忆及昨夜好一阵春雨。诗由“春水生”带出“夜雨连明”,意在说明雨下得久,而且雨势不小,好为下写“初晴”之景作张本。正因昨夜雨久,虽然今日天已放清,空气中湿度依然很大,天上浓密的云块尚未消
-
一 是的,我又看见月牙儿了,带着点寒气的一钩儿浅金。多少次了,我看见跟现在这个月牙儿一样的月牙儿;多少次了。它带着种种不同的感情,种种不同的景物,当我坐定了看它,它一次一次的在我记忆中的碧云上斜挂着。
-
吉林省敦化市陈翰章烈士陵园内,一幅只有陈翰章将军头颅的照片安放在纪念馆的展台上,供人们瞻仰。 ——题记仰望这幅照片,仿若在仰望一座
-
《海棠·满江红》咏海棠诗鉴赏 吴潜二园花卉仅
-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庙碑·《相官寺碑》(梁·简文帝)
-
城暗更筹急,楼高雨雪微。稍通绡幕霁,远带玉绳希门鹊晨光起,墙乌宿处飞。寒江流甚细,有意待人归。
-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孟浩然的诗句
根据孟浩然的诗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日暮时的景色,以及一位旅客的新愁。这句诗的上一句应为“暮霭沉沉楚天阔”,表达了黄昏时的浓郁霭气。接下来的下一句则需要根据诗句的意境进行推测。考虑到“移舟泊烟渚”,下一句可能会描绘旅客对新环境的不适感或者孤独感,例如“蓬门未识绮罗香”。总之,这句诗意境深远,唤起了人们对黄昏时份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