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叔于田》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叔于田,巷无居人。①岂无居人?不如叔也,
洵美且仁!②
叔于狩,巷无饮酒。③岂无饮酒?不如叔也,
洵美且好!
叔适野,巷无服马。④岂无服马?不如叔也,
洵美且武!⑤
【注释】 ①叔:人名。一说,叔,兄弟排行第三。于:往。田:打猎。②洵(xun旬):确实。③狩:冬猎。④适:往。野:郊外。服马:驾驭马。⑤武:勇敢英武。
【译文】 我叔打猎出了门,巷里空空似无人。不是真的没有人,都被我叔比下去,他是那么漂亮又慈仁。我叔冬猎出了门,巷里没了饮酒人。不是真的无人会喝酒,酒量没有我叔行,他是那么漂亮又宽宏。我叔打猎到郊外,巷里无人来驾马。不是真的无人会驾马,本领都比我叔差,他是那么漂亮又潇洒。
【集评】 毛诗序:“叔于田,刺庄公也。叔处于京,缮甲治兵,以出于田,国人悦而归之。”(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四)
唐·孔颖达:“此皆悦叔之辞。时人言叔之往田猎也,里巷之内全似无复居人。岂可实无居人乎?有居人矣,但不如叔也,信美好而且有仁德。国人注心于叔,悦之若此,而公不知禁,故刺之。”(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四)
宋·朱熹:“言叔出而田则所居之巷若无居人矣。非实无居人也,虽有而不如叔之美且仁,是以若无人耳。或疑此亦民间男女相悦之辞也。”(诗集传卷三)
清·崔述:“大抵毛诗专事附会。仲与叔皆男子之字。郑国之人不啻数万,其字仲与叔者不知几何也。乃称叔即以为共叔,称仲即以为祭仲,情势之合与否皆不复问。然则郑有共叔,他人即不得复字叔,郑有祭仲,他人即不得复字仲乎?”(读风偶识)
近·吴闿生:“次句奇极”,“故撰奇句而自解释之”。(诗义会通卷一)
【总案】 这是一首颂扬男性阳刚之气的诗篇。诗的作者故作惊人之语:只要主人公“叔”出去打猎了,他所居住的里巷就仿佛没有了人。这当然不是实写而是一种夸饰,目的在于突出“叔”的出类拔萃和人格的全面发展与完善。说明在春秋时代,关于“人”的观念已达到了很高的美学要求,这就是既要有外表的俊美、潇洒、孔武,又要有内在品质的仁慈与和善。而善猎、豪饮、制驭则是二者结合所表现出来的“人”的能力。不具备这些,则如同非人,不能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被认可。可见当时已经把完整的人格美作为一种理想的追求,而阳刚之气则是这种人格美特别是男性人格美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 ① 絷之维之,以永今朝。 ② 所谓伊人,於焉逍遥。 ③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 ④ 絷之维之,以永今夕。 所谓伊人,於焉嘉客。 ⑤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 ⑥ 尔公尔侯,逸豫无期。
-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奉藏者
名言: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
作者: 王慧才 【作家简介】阿基兰(1922— )印度当
-
昔桥本千柱,挂湖如断霓。浮梁陷积淖,破板随奔溪。笑看远岸没,坐觉孤城低。聊因三农隙,稍进百步堤。炎州无坚植,潦水轻推挤。千年谁在者,铁柱罗浮西。独有石盐木,白蚁不敢跻。似开铜驼峰,如凿铁马蹄。岌岌类鞭
-
吾皇绍祖烈,天下再太平。诏下诸郡国,岁贡乡曲英。元和五年冬,房公尹东京。功曹上言公,是月当登名。乃选二十县,试官得鸿生。群儒负己材,相贺简择精。怒起簸羽翮,引吭吐铿轰。此都自周公,文章继名声。自非绝殊
-
南豳日日接英标,公外追随岂待招。恶劝酒时图共醉,痛赢棋处肯相饶。一抛言笑如何遣,频得音书似不遥。独上西楼为君久,满城明月会云销。
-
春晚落花余碧草,夜凉低月半枯桐。人随远雁边城暮,雨映疏帘绣阁空。红手素丝千字锦,故人新曲九回肠。风吹絮雪愁萦骨,泪洒缣书恨见郎。羞看一首回文锦,锦似文君别恨深。头白自吟悲赋客,断肠愁是断弦琴。
-
经句全文对经句全文对 【原文】 予初登词科[1],再至临安,寓于三桥西沈亮功主簿之馆,沈以予买饭于外,谓为不便,自取家馔日相供。
-
词的上半阕主要是刻画王长官的高洁人品,下半阕则描绘会见王长官时的环境、气氛,以及东坡当时的思绪和情态。 上阕全就王长官其人而发,描绘了一个饱经沧桑、令人神往的高士形象。前三句“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一开篇就语出惊人不同
-
《离娄下: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第二十八章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