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食荔支二首(选一)》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苏轼食荔支二首(选一)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①
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②
【注释】 ①罗浮山:在广东东江北岸,增城、博罗、河源等县之间,长达百余公里。卢桔:与橘近似,其皮经久变黑,故名(卢,黑色)。但苏轼指为枇杷。次第:依次。②啖(dan旦):吃。岭南:大庾岭等五岭以南地区。惠州在大庾岭南,故云。
【译文】 罗浮山下四季如春,枇杷杨梅依次尝新。每天能吃三百颗荔枝,我也再不推辞永作岭南之人。
【集评】 宋·赵次公:“王子敬帖有‘黄柑三百颗’之语,而韦苏州诗云‘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今借用耳。”(署名王十朋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引)
【总案】 绍圣三年(1096)作,原共二首,选第二首。苏轼巧用戏语,夸张风趣,传神地表现了他对荔枝的由衷赞美和触处生春的生活情趣。
-
宋·欧阳修2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3,而制度甚精4,都料匠预浩所造也5。塔初成,望
-
古文观止·国语·王孙圉论楚宝 王孙圉聘于晋,
-
无名氏 四节 海棠过雨红初淡,杨柳无风睡正酣。杏烧红桃剪锦草揉蓝。三月三,和气盛东南。 垂门艾挂狰狰虎,竞水舟飞两两凫。浴兰汤斟绿醑泛香蒲。五月五,谁吊楚三闾。 天孙一夜停机暇,人世千家乞巧忙。想双星
-
书湖阴先生壁[1]王安石【原文】茅檐长扫净无苔[2],花木成畦手自栽[3]。一水护田将绿绕[4],两山排闼送青来[5]。【注释】[1]书:写。湖阴先
-
21古诗词三首五年级上册课件(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近义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21古诗词三首五年级上册课件,内容包括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近义词,五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诗意,小学五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诗意。1.《山居秋暝》: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为什么下笔说是“空山”?大概诗人来到山林,远离了嘈杂烦扰的市朝,山居给他的突出印象就是非常寂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迎着风古诗词,内容包括20句带有风的诗句,关于风的古诗词全部,描写风的古诗词。1.山雨雨来风满楼.2.秋风秋雨愁杀人.3.长风连日做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选辑app,内容包括求推荐一款学古诗词的app,,有没有公认比较好的诗词APP推荐,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古诗词app推荐。推荐你下载《中华诗词》、《中华古诗文》 http://www.zhsc.com/poemslite.htmhttp://download
-
这首词写的是爱情失败后的痛苦。 上阕以议论和叙述为主,描写热恋时的甜蜜幸福。起首两句写只要“有情”,便无处不是“好景”。“算来好景只如斯,惟许有情知。”世上最美好的景致,莫过于有情人相知相守。在相爱的人眼中,纵然是平常的风光月色和
-
古典文学作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注释|精注|赏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 〔3〕 ,毋吾以也 〔4〕 。居则曰 〔5〕 :不吾知也 〔6〕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7〕 ” 子路率尔而对曰 〔8〕 :“千乘之
-
品茶西安城里,有一帮弄艺术的人物,常常相邀着去各家,吃着烟茶聊聊闲话。有时激动起来,谈得通宵达旦,有时却沉默了,那么无言儿待过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