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原文和赏析
余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避暑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注释】
眉州:今四川眉山。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孟昶(chang):五代时蜀国后主。与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同时,好填词,知音律,在位三十一年,国亡降宋。花蕊夫人:孟昶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蜀主孟昶纳徐匡璋女,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意花不足拟其色,似花蕊之翾轻也。”摩诃池:建于隋代,前蜀改称宣华池,水边建殿阁楼亭,称宣华苑。故址在今成都城外昭觉寺。洞仙歌令:即洞仙歌。其调首见于苏轼东坡词,又名洞中仙、羽仙歌、洞仙歌慢等。足:补足。冰肌:肌肤像冰雪一样莹洁。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水殿:筑在摩诃池边的便殿。欹(qi):同“倚”,斜靠。夜如何: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金波:指月光。汉书·礼乐志·郊祀歌:“月穆穆以金波。”(11)玉绳:星名,位于北斗星斗柄三星的北面。玉绳低转,表夜深。
【鉴赏】
词本兴起于席间佐欢,所以多唱男女情爱、女性风情等内容,一直被人称为艳词。但苏轼此词虽写女人体态,却写得既见旖旎风姿,更显出超逸气韵。
上阕写暑夜花蕊夫人水殿倚枕纳凉之容态。“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两句,据其序当为蜀主孟昶的佚词残句,以冰、玉形容美人肌骨之冰莹玉润,不但见其天生丽质,更将夏夜之暑气与人世之俗气一笔排开。苏轼借此所留下的空间和奠定的基调,展开想象,完成了一幅绝妙的夏夜消暑图。作者选取了几个细节,勾勒出环境的清丽和美人的慵困。水殿、绣帘、明月,只见夏夜中的清凉,而将“大热”迹象淡化出摩诃池以外,使环境与美人的脱俗协调一致。“暗香”这一朦胧意象,更是兼摄摩诃池荷风之清香与美人冰肌暖玉之体香,写得艳而不俗。“绣帘开”几句,既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在朦胧的月光掩映中见出花蕊夫人的美丽风姿,又以明月似乎也在偷窥美人的奇妙想象从侧面衬托出美人的绰约多姿。“欹枕钗横鬓乱”一句,直出现一幅暑热中慵懒娇柔美人纳凉图,使前面的烘托渲染落到了实处。
下阕写想象当中携手赏月的蜀主及花蕊夫人相对夜色而生的流年之慨,纯是凭空想象,却情景交融,妙合无垠。“起来”两句写宁静深夜中的君妃同望流星划过银河,以携手月下的爱侣隐对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宁静幸福感中而又隐隐有一丝好景难常的怅惘。“试问”以下,似夜深时喁喁私语的对话,既勾勒出一幅月波淡淡、星斗暗转的深夜景色,又将这一丝幸福中的怅惘若隐若现地传出。似乎既盼着送爽的西风退暑,又似乎伤感着秋暮的草木摇落之悲。
纳凉只是平常景象,词人却在此传达出更深的人生况味和哲理思考,从而使境界顿时不同。词前小序如幻如仙的记述,更使词作飘渺有仙气。
-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出处】唐王之涣《 凉州词二首其一 》。 【意思】黄河九曲百环 远远地直达白云之间, 一座孤零零的城池 四周环抱着万仞高山。
-
【注释】 选自《孟子·尽心上》。 所不为:指不该做的。 所不欲:指不该想望的。 【赏析】 孟子谈论道德修养和做人的基本道理时说: “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 意思是:不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不要自己
-
[元]刘因男儿勋业古来难,叹人世,几千般。一梦觉邯郸,好看得、浮生等闲。红尘尽处,白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① 。(《老子·十二》) 【注释】 ①五色:五彩,形容色彩斑斓、缤纷多彩。五音:形容许多声音、嘈杂之声。 【译文】 斑斓、缤纷的色彩让人眼花缭乱,嘈杂、繁多的音乐让人听觉失
-
1993年秋,当青纱帐里大片的农作物成熟得仿佛开始燃烧、果实压弯站了一个夏季的茎秆时,团队一年一度的军事演习也拉开了序幕。这次演习与以
-
子思曰: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 吾尝幽处而深思,不若学之速,吾尝跂而望,不若登高之博见 故顺风而呼,声不加疾,而闻者众,登丘而招,臂不加长,而见者远 故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
-
《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是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的作品。诗前二联追溯金廷覆亡的原因,后二联抒发国破家亡的情愫以及自己被迫离开京城的痛楚。作者亲身经历改朝换代的沧桑巨变,以一个历史见证人的身份,深刻反思了金王朝走向覆灭的历史演变。 诗前二联用几个典故追溯金廷覆亡的原因。首联以讽喻的笔致,揭示亡国的根
-
卢仝新天子即位五年,岁次庚寅,斗柄插子,律调黄锺。森森万木夜殭立,寒气赑屃顽无风。
-
《三国演义》里写女人的戏不多,笔墨最多的应该是貂蝉了。有人说:战争,是男人的游戏;战争,让女人走开。还有句话:战乱时代无女子。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