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碑Exegimonumentum① [俄国]普希金
我为自己建立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
在人们走向那儿的路径上,青草不再生长,
它抬起那颗不肯屈服的头颅
高耸在亚历山大的纪念石柱②之上。
不,我不会完全死亡——我的灵魂在遗留下的诗
歌当中,
将比我的骨灰活得更久长和逃避了腐朽灭亡——
我将永远光荣不朽,直到还只有一个诗人
活在这月光下的世界上。
我的名声将传遍整个伟大的俄罗斯,
它现存的一切语言,都会讲着我的名字,
无论是骄傲的斯拉夫人的子孙,是芬兰人,
甚至现在还是野蛮的通古斯人,和草原上的朋
友卡尔梅克人。
我所以永远能为人民敬爱,
是因为我曾用诗歌,唤起人们善良的感情,
在我这残酷的时代,我歌颂过自由,
并且还为那些倒下去了的人们,祈求过宽恕同情。
哦,诗神缪斯,听从上帝的旨意吧,
既不要畏惧侮辱,也不要希求桂冠,
赞美和诽谤,都平心静气地容忍,
更无须去和愚妄的人空作争论。
(戈宝权译)
注释:
① 拉丁文,引自古罗马诗人贺拉斯颂歌第3卷30首的第一句,意为“我建立了一座纪念碑”。普希金此诗从贺拉斯诗脱胎而出。
② 亚历山大纪念石柱,高27米,1832年建于彼得堡的冬宫广场,至今犹存。当1834年11月举行揭幕典礼时,普希金因为不愿参加,前五天曾避离彼得堡。
【赏析】
这是普希金在决斗而死的前半年写下的一首抒情诗,写于1836年8月21日。在这首诗中,诗人对自己一生的诗歌创作进行了总结。
诗人一开始就以自豪的语气宣称为自己建立了一座“纪念碑”,它要高耸在彼得堡冬宫广场上的沙皇亚历山大的纪念石柱之上,人们将络绎不绝地去参拜。诗人以更加自豪和无比自信的语气预言,自己的名声“将传遍整个伟大的俄罗斯”,各个民族各种语言都在传颂着他的名字,虽然他的肉体会死去,但他的灵魂“将永远光荣不朽”,他也会永远“为人民敬爱”。这一切,“是因为我曾用诗歌,唤起人们善良的感情,/在我这残酷的时代,我歌颂过自由,/并且还为那些倒下去了的人们,祈求过宽恕同情。”诗中所说的“倒下去了的人们”是指十二月党人。普希金曾十分同情并从心里支持十二月党人的革命行动。当十二月党人反对沙皇的起义失败后,他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中,甚至向当局表示,应当宽赦十二月党人。诗人把当局的统治说成是“残酷的时代”,表明了诗人公开站在人民立场上与沙皇暴政对抗的决心和勇气。而诗人也一直都是一位“自由的歌手”,用他的诗歌唤起人们反抗专制、追求理想自由的信念。
诗歌最后一节,诗人再次表明了自己从事诗歌创作的崇高志向和坚定信念:“既不要畏惧侮辱,也不要希求桂冠,/赞美和诽谤,都平心静气地容忍,/更无须去和愚妄的人空作争论。”诗人告诉自己,无论自己的诗歌创作迎来的是赞誉还是诋毁,都无所希求、无所畏惧,他也决不辩解,因为他创作诗歌是“听从上帝的旨意”,他的使命就是用诗歌传播真理,为广大苦难的俄罗斯民众带来光明、自由和希望。
这就是普希金用他的诗歌为自己建造起的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他在诗歌中的自豪的预言早已被历史所证实,他作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将永放光芒。虽然普希金英年早逝,但他的精神却一直激励着更多的人同沙皇的专制暴政斗争。他至今仍是深受俄罗斯人民尊敬和爱戴的伟大诗人,他的名字“将永远光荣不朽”,无数的人都在追思悼念着他,他已成为俄罗斯民族精神的象征。
(张素玫)
-
斯特林堡 (周纪怡 译) 最后一辆搬运车离去了;那位帽子上戴着黑纱的年轻房客还在空房子里徘徊,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他走到走廊上,决它再也不去回想他在这寓所中所
-
施舍在一座大城市附近,一个病恹恹的老人沿着宽阔平坦的公路走着。他踉踉跄跄地走着,衰老无力的双腿,拖着两脚艰难移动,步履蹒跚,摇摇晃
-
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2] 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 [3] 违覆而得中,犹弃弊蹻而获珠玉。 [4] 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
-
星坼台衡地,曾为人所怜。公侯终必复,经术昔相传。食德见从事,克家何妙年。一毛生凤穴,三尺献龙泉。赤壁浮春暮,姑苏落海边。客间头最白,惆怅此离筵。
-
这首诗发端二句已概全篇之旨,“韩魏多奇节,倜傥遗声利”,以下均围绕“多奇节”处而展开。承接此二句,以下八句历叙少年游侠者的精神品格与豪荡气魄。“绿沉明月弦,金络浮云辔”,此十字着重从形象上描绘少年侠士潇洒倜傥的飒爽英姿。“吹箫入吴市,击
-
《苏武令》 塞上风高, ① 渔阳秋早, ② 惆怅翠华音杳。 ③ 驿使空驰, ④ 征鸿归尽,不寄双龙音耗。 ⑤ 念白衣, ⑥ 金殿除恩, ⑦ 归黄阁, ⑧ 未成图报。谁信我、致主丹衷, ⑨ 伤时多故,
-
《先秦散文·孙子兵法·谋攻》原文鉴赏 孙子曰
-
我与儿子小轩最大的区别体现在对动物的喜欢与需求上。他大眼转来转去,总是忽略人而落到狗身上。我不。世界很大,可一个人独自行走也不孤单
-
【3093】改革热点大聚焦(编写组编,新华出版社,16万字,2016年10月第1版,29元)△本书共为10个专题,供给侧改革、简政放权、“红顶中介
-
左思郁郁涧底松, 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