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耶稣和淫妇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耶稣和淫妇

新约·路加福音第7章

新约·约翰福音第8章


各人都回家去了,耶稣却往橄榄山去。清早又回到殿里,众百姓都到他那里去,他就坐下教训他们。文士和法利赛人,带着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来,叫她站在当中。就对耶稣说: “夫子,这妇人是正行淫之时被拿的。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们,把这样的妇人用石头打死。你说该把她怎样呢?”他们说这话,是想试探耶稣,要得到控告他的把柄。耶稣却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写字。他们还是不住地问他,耶稣就直起腰来,对他们说: “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于是又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写字。他们听见这话,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地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稣一人,还有那妇人仍然站在当中。耶稣就直起腰来,对她说: “妇人,那些人在哪里呢?没有人定你的罪吗?”她说: “主啊,没有。”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有一个法利赛人,请耶稣和他吃饭,耶稣就到法利赛人家里去坐席。那城里有一个女人,是个罪人,知道耶稣在法利赛人家里坐席,就拿着盛香膏的玉瓶,站在耶稣背后,挨着他的脚哭,眼泪湿了耶稣的脚,就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又用嘴连连亲他的脚,把香膏抹上。请耶稣的法利赛人看见这事,心里说:“这人若是先知,必知道摸他的是谁,是个怎样的女人,乃是个罪人。”耶稣对他说:“西门,我有句话要对你说。”西门说: “夫子,请说。”耶稣说: “一个债主,有两个人欠他的债;一个欠五十两银子,一个欠五两银子。因为他们无力偿还,债主就开恩免了他们两个人的债。这两个人哪一个更爱他呢?”西门回答说: “我想是那多得恩免的人。”耶稣说: “你断得不错。”于是转向那女人,便对西门说:“你看见这女人了吗?我进了你的家,你没有给我水洗脚,但这女人用眼泪湿了我的脚,用头发擦干。你没有与我亲嘴,但这女人从我进来的时候,就不住地用嘴亲我的脚。你没有用油抹我的头,但这女人用香膏抹我的脚。所以我告诉你,她许多的罪都赦免了,因为她的爱多;但那赦免少的,他的爱就少。”于是对那女人说:“你的罪赦免了。”同席的人心里说:“这是什么人?竟赦免了人的罪呢?”耶稣对那女人说:“你的虔诚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回去吧。”


耶稣和淫妇第一段节自新约·约翰福音第八章。约翰福音相传系耶稣的使徒约翰所撰,其实成书约在公元2世纪后半叶。约翰福音与马可福音、马太福音、路加福音称为四福音书,但与被称为同观福音或时观福音的其他三部福音书不同,一些其他福音书有所记载的内容,约翰福音却未见记述,或仅简略提及,但对耶稣言行记载中,着重录述了许多神学性的谈话,如耶稣与尼哥底母论重生、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论永远不渴之水、与犹太人论尊敬上帝派来的子如尊敬父、与门徒谈永生的食物等等时候,作了许多神学论述,因此又有“神学福音”之称。
耶稣和淫妇第二段节自新约·路加福音。路加福音相传为保罗门徒路加根据保罗的宣讲资料编写而成,约写成于一二世界交替之际。内容有与马可福音、马太福音相同之处,也有该书独有的资料,如耶稣降生、施洗约翰等故事。对耶稣的生平事迹编排甚详,其中如浪子回头的比喻,财主与乞丐拉撒路的比喻等极富文采。因书中述及穷苦人和妇女独多,故又有“平民福音”之称。
这两段文字都不太长,蕴意却很深刻。首先人们注意到古代希伯来及耶稣时代社会习俗和宗教对妇女贞洁、犯罪问题看法的变化。反映了当时风俗习惯、道德标准和律法规范。通过耶稣对待两个犯了罪的妇人的态度,以及对她们进行的训导和处置,反映出基督教所宣扬的“原罪”及“赎罪”的思想。
古代希伯来人律法严苛,著名的摩西十诫中便有不可奸淫;不可贪恋别人妻女财物的诫律。还有一些律法如:与邻舍之妻行淫的,奸夫淫妇都必治死;与继母行淫的,就是羞辱了他父亲,总要把他们二人治死,罪要归到他们身上;祭司的女儿若行淫,辱没自己就等于辱没了父亲,必用火将她焚烧;如果有人在城里奸淫别人的未婚妻被当场捉住,就要把男女双方带到城外,用石头砸死,女子之该死是因为她没有呼救;如果证实新娘不是处女,那就要将这女子带到他父亲家门口,本城人要用石头将她打死等等,可见犹太教规中对奸淫的处罚是相当重的。
事实上,到耶稣的时代,惩罚犯有通奸罪的人已不再用死刑,因为像申命记中所规定的“如果有人被发现与别人的妻子通奸,两人都该处死。你应该除灭以色列人中的邪恶”在实际上很难行得通。按当时罗马统治者奥古斯都颁发的法令,私通的惩罚只是离婚和放逐,这主要是针对女人的而且被认为是很严厉了。
在这种性文化的背景上,当蓄意与耶稣作对的法利赛人带来一个行淫时被捉的妇人,要求耶稣回答如何处置时,其用心颇为险恶:如果耶稣根据古代希伯来的摩西律法声称应把这样的妇人用石头打死,那就可以控告耶稣违反了当时的罗马法;如果耶稣认为可以放了她,那就可以控告耶稣不遵守摩西律法,是对犹太教义的背叛。总之,在这种此亦非,彼亦非的两难情况下,法利赛人蓄意要抓住耶稣的把柄,以制造控诉耶稣,并进一步迫害他的口实。
耶稣的对策也是很巧妙的,他并没有正面回答法利赛人的问题,而是出人意料地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耶稣既没有说这个妇人有罪无罪,也没有说该怎么处置她,而是摆出一个先决条件,以守为攻地把他的难题以正面回答的球踢了回去,由此可见耶稣处理这种棘手的问题时语言艺术是相当高明的。当法利赛人谁也不敢承认自己是无罪的人,从老到少,一个接一个溜走时,耶稣取得了这场简短而尖锐的舌战的胜利。
“你们中间谁是无罪的,”这句设问话是全段的文眼,也是 约翰福音作者写这则故事的中心思想。
基督教基本信条之一是奉信原祖原罪。原祖的说法来源于 创世纪: 上帝创世第6天照着自己的形体长相,用地上的尘土造出一个人,并赋于他生命,这便是人类的始祖亚当。后来,上帝又从亚当身上取下一根肋骨,造出一个女人夏娃,成为亚当的配偶,以后繁衍出众多的子孙。亚当和夏娃便是人类的始祖。
生活在伊甸园中的亚当与夏娃,不听上帝的命令,经不起诱惑,偷吃了 “识辨善恶之树”上的禁果,触怒了上帝,犯下了弥天大罪被赶出了乐园,并惩罚夏娃要遭受怀孕分娩的痛苦,并受丈夫的管辖; 上帝对亚当说:“由于你听了妻子的话吃了禁果,土地都要因此受咒诅,长出荆棘和蒺藜来,亚当必须终身劳苦, 汗流满面才得��口。”
这本是一则犹太教经典中的神话传说故事,但后来基督教把人类原祖偷吃智慧果认为是犯了罪,而且这种罪要代代相传,以至人一生下来便是罪人,人身上的缺点和错误也是“罪”的体现,人们必须向上帝赎罪。
基督教宣传这样的信条,用来解释为什么人们在现实社会中遭受苦难,为什么只有信仰基督,参加教会,经过洗礼才能免罪。“原罪”是代代相传的,人一落生便是罪人,必然要犯这样或那样的罪,世上一切苦难都是人们自己犯罪的结果,是上帝对人们的惩处。这样人们便可“自认晦气”,怀着代人类始祖负罪的重担,忍受世间一切苦难、挫折和失望了。并且在有生之年还要实行戒欲和苦修,方能得到上帝的宽恕,死后才能升入“天国”,否则就要受到上帝的惩罚,在最后的审判之时,被打入万劫不复的阿鼻地狱。
亚当和夏娃的子孙们既有生来具有的“厚罪”,又有自己犯有的各自 “本罪”,因此尘世间便是充满罪恶的,非上帝不能拯救。耶稣和淫妇正是藉这样一个哲理故事,宣扬了 “人皆有罪” 的基督教义。
有了罪怎样才能得到赦免呢?在第二个故事中,有罪的女人挨着耶稣的脚痛哭流涕,眼泪湿了耶稣的脚,就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又用嘴连连亲他的脚,为他抹上香膏,以此表达对耶稣的虔信和悔改之意,于是耶稣就对那女人宣布:“你的罪赦免了”,“你的虔诚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回去吧”。
当时的法利赛人都疑问: “这是什么人,竟赦免了人的罪呢?” 而耶稣则坦然表露出他便是上帝派往凡世来的救主,可以代上帝赦免人们的罪过,只要你皈依上帝即皈依尊崇耶稣,承诺有罪并诚心改悔,就可以得到宽恕,即使你是世人眼中公认的罪人也一样,甚至你的罪孽很大,只要爱上帝爱耶稣基督,亦可得到救赎。
耶稣在这里又一次表现了他的语言才华,运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他为什么赦免有罪的女人:一个债主,因欠债的无力还债,就开恩豁免了他们的债,一个欠五十金,另一个只欠五金,那受到更大恩惠的当然是欠五十金的。罪人与普通人相比犹如欠债多的,赦免他的罪,他会更加感恩上帝。这种感恩则表现于对耶稣的虔诚上。
由于这两则故事的寓意性和说教性很强,又具有文学意味,比利时现代剧作家梅特灵克曾以此为题材写了剧本 抹大拉马利亚 (中译 耶稣与淫妇)。
至于这两则故事的中心思想原罪观与救赎观,恩格斯曾多次指出: 基督教的核心观念正在于此……。基督教拨动的琴弦,在生产力极低的条件下,必然会在无数人的心中唤起共鸣。人们抱怨时代的败坏、普遍的物质贫乏和道德沦丧,对于这一切抱怨,基督教的罪孽意识回答道:“事情就是这样,也不可能不这样,世界的堕落,罪在于你,在于你们大家,在于你和你们自己内心的堕落! 哪里会有人说这是不对的呢?”(布鲁诺·鲍威尔和早期基督教)这是多么深刻的分析和形象的针砭呀。
猜你喜欢
  • 古诗词创编课程(古诗词教学的教师培训课程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创编课程,内容包括古诗词教学的教师培训课程,女儿想学古诗词,我想让她长期坚持一下,乐小狮每日古诗词课程都有,如何设计小学古诗词教学。我有幸参加了在诸暨市教师进修学校和城东实验小学举行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培训活动,听了5位老师的精彩课堂,以及4位特级教师的讲座,我感受颇

  • 《观书赏析》

    该诗盛赞书之好处,极写读书之趣,作者于谦,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诗人。他生性刚直,博学多闻。他的勤学苦练精神与他的高风亮节一样名传后世。这首诗写诗人自我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意趣高雅,风格率直,说理形象,颇有感染力。   诗的首联

  •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的课外古诗词阅读(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全部内容)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八年级下册语文书的课外古诗词阅读,内容包括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全部内容,八年级下册语文书“课外古诗”10首,分别是(打原文),八年级下册语文书“课外古诗”10首,分别是(打原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八下课内)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

  • 白居易《劝我酒》全诗赏析

    劝我酒,我不辞。请君歌,歌莫迟。歌声长,辞亦切,此辞听者堪愁绝。洛阳女儿面似花,河南大尹头如雪。

  • 西方文学·思潮、流派·未来主义

    西方文学·思潮、流派·未来主义 20世纪初期在

  • 永乐大典

    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解缙等撰。《永乐大典》是明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历时五年,先后参加者达二千一百六十九人,仅誊抄的书手就有一千三百多人。成书于明成祖永乐六年 (1408),定名 《永乐大典》。《永乐

  • 注释赏析《临洞庭上张丞相[唐]孟浩然》诗词意思解释

    临洞庭上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涵虚:水气浩渺。太清:天空。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云梦泽:古大泽名,即今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题 解】此诗写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62),刘禹锡由和州刺史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

  • 古文辞类纂《苏子瞻韩非论》全文

    苏子瞻韩非论 圣人之所为恶夫异端,尽力而排之者,非异端之能乱天下,而天下之乱所由

  • 《先秦散文·孟子·外人皆称夫子好辩》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孟子·外人皆称夫子好辩》原文鉴赏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