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永乐大典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永乐大典

中国古代最大的 一部类书。解缙等撰。永乐大典是明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历时五年,先后参加者达二千一百六十九人,仅誊抄的书手就有一千三百多人。成书于明成祖永乐六年 (1408),定名 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改变了过去类书的编排体例,采用 “以字系事” 的方式,即按照明太祖颁布的 洪武正韵 为序,每字先从字义作详尽的解释,其下再详细排列有关的人物、事迹、名物、地理、诗文、词章等,所引均系古籍原文。也就是说,它把中国古类书的编纂形式发展为近代百科全书的形式。事实上,现代有学者就将永乐大典视为世界上第一部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引用的书籍非常广泛,经史子集,三教九流,甚至宋元以来的通俗小说、戏曲,都网罗无遗。全书共为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装订为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约三亿七千万字,是名符其实的 “大典”。这样一部“大典”在当时就因工费太大,未能刊印。一百六十多年后,嘉靖皇帝派内阁大学士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负责,请书手一百零八人,经过六年,又照抄了两套,一套藏在文渊阁,一套藏在皇史成(皇家档案库),原本放在南京。明朝亡国后,南京和皇史宬存放的均毁于兵火,只有文渊阁的一套保留下来,清初移存翰林院。清朝乾隆年间编纂四库全书,还从中辑录出五百余种已经亡佚的古籍,如 旧五代史、宋会要等。后来,永乐大典逐渐散失,光绪元年清点时,已不到五千册,其后遗失更严重,到光绪十九年,仅存六百余册。原来,清初康熙、雍正年间新编了一部大型类书 古今图书集成,后来居上,永乐大典 自然遭到冷遇。纪昀在 四库全书总目 中就对 永乐大典 发表了这样的意见: “菁华已采,糟粕可捐。” 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残存的绝大部分被抢掠而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苏联、东德等国先后赠还一部分,加上国内藏书家捐献、从英、法等国拍照影印回来的,以及北京图书馆收藏的残卷,总共七百三十卷,由中华书局缩版影印,分装为二百零二册,约当存世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但不过是原书的百分之三而已。现代学者为此颇多感慨,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世界第一部百科全书,竟然落得这般下场。其实,这是永乐大典 的必然结局。当初编纂成书后,连国家也无力刻印,而即使刻印出来,又有几人能买得起? 即使买得起,这样卷帙浩繁的类书,又有多大实用价值?一部工具书,册数上万,字数三亿多,工具性在哪里?大则大矣,但大而无用。永乐大典是中国皇帝好大喜功心理的集中表现。
猜你喜欢
  • 苏轼分别的古诗词(苏轼离别的诗句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苏轼分别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苏轼离别的诗句,苏轼离别的诗句,苏轼写“离别”的诗。宋代苏轼离别诗词:临江仙 送钱穆父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

  • 欧阳修《游太清宫出城马上口占》全诗鉴赏

    拥旆西城一据鞍,耕夫初识劝农官。鸦鸣日出林光动,野阔风摇麦浪寒。渐暖绿杨才弄色,得晴丹杏不胜繁。牛羊鸡犬田家乐,终日思归盍挂冠。

  • 跋涉经典散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写过散文吧?散文是抒发作文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散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跋涉经典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跋涉,其实是跋山涉水的简称。爬山过水,显示出旅途的艰险与前行的不易,其中道理也深可玩味。  爬山,一定会遇到巨石、乱木的阻碍;此时,如果找到攀援处,便能够越过去;如果一味与阻碍较劲,就只能原地不前,甚至伤及自身。这一点从攀岩运动中最可看出——

  • 阿成《阿成小说二题》

    居柳镇的远水老曲闲适惯了,真是不愿意去居柳镇露脸儿。但是,看到张平那副大任于斯的样子才无奈地说,明白了。不过,去了你准后悔!那里都

  • 祭文赏析·《祭师文》(佚名)

    祭文赏析·《祭师文》(佚名) 呜呼!惊雷突至,

  • 千家诗《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译文与注释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 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 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 小臣持献寿,长

  • 马兆玉《玉门读本(组诗)》

    玉门鸟昌马沈家湾是其母腹之地。沉积岩铭记的古湖泊森林、茂盛植物、可以与丰美的水草通灵玉门鸟的秀姿,带有温润的光,和风一再拂弄的软涟

  • 欧阳修《生查子》全诗鉴赏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後。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作品赏析【注释】①元夜:即上元节之夜,也叫“元宵”。唐代以来元夜有观灯的风俗。【评解】词的

  • 《王熙凤眼里的人民公社》人物品评

    昨天看电视,有位学者讲座《红楼梦》,讲到王熙凤时妙语连珠。他认为王熙凤是荣国府里最有经济头脑,也是最不容易的一个女子。学者感慨万端

  • 《散文·清代·冉氏烹狗记》内容简介和鉴赏

    《古代、近代散文作品·清代·冉氏烹狗记》简析 崔述著。见《崔东壁遗书》,收于《清代散文选注》。这是一篇由记事引发的杂文,通过一件见闻的记述,写出对人事的看法。文章先是写冉氏狗的凶猛,时常咬伤行人,主人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