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精品唐诗之白居易《红线毯》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精品唐诗之白居易《红线毯》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白居易红线毯

白居易

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拣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花,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余,红线织成可殿铺。

粉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踏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州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州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这是新乐府的第29首。原注谓“忧蚕桑之费也”。

产于宣州的“红线毯”,是一种名贵的丝织地毯,当时都要作为贡物进献给皇帝。唐朝的制度规定,全国各地每年都要挑选一定数量的土特产向皇帝进贡。一些地方官吏为了讨好君王,得到加官进级,不仅在物品的数量上往往超过规定,而且在质量上也是挖空心思,力图精益求精,满足了皇上的享乐,加重了人民负担。现实主义大诗人白居易曾历游过宣州,因此他以红线毯为题材写这首诗,就显得格外真实具体、感情强烈。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篇幅最长,具体写红线毯制作的精细和质量的优良。先写它的主要工序:挑选最好的蚕茧,用纯净的水煮沸,再抽为丝缕,染成的线要达到比花还红的标准,织好的地毯刚好铺满宽有十丈多的披香殿的地面。这里“缫”、“染”、“织”,每一道程序都丝毫不能马虎,标准之高,规格之严,不言而喻。接着又用四句诗描述红线毯的香、软、精、松:“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美人踏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写得十分生动逼真。诗人没有直接说它如何松软有弹性,而是用“不胜物” (经不起任何重物的压迫)和“随步没” (能陷没舞女的鞋袜)来形容,笔法神妙,活灵活现。下面又忽然谈到“太原毯”和“蜀都褥”,实际这二物也都是名产,但与“红线毯”相比,都显得又硬又冷了,这是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来突出红线毯的“温且柔”。

第二部分写宣州太守的“加样织”。上述的“红线毯”已是如此考究精良,宣州太守为什么还要求增添花样、更加精心制作?一句话说穿了——“自谓为臣能竭力”。作为献给皇上的贡品,太守们唯恐花样不多,生怕有丝毫不周而引来皇帝的不满,影响自己的升官发财。当然,“加样织”的织工是劳动人民,“加样织”的原料也是来自劳动人民的血汗,“加样织”的结果之一是使那地毯“线厚丝多”,沉重不堪,无法卷起,以致于竟要“百夫同担进宫中”!

第三部分是作者的质问和疾呼。满怀愤恨的诗人到这时再也忍耐不住,大声问宣州太守们是否知道:一丈线毯,千两丝线!这里面包含着多少劳动者的劳和累、血和汗。你们只知道媚上邀宠,全不顾百姓的艰辛。最后两句是诗人感情达到最高潮时的猛烈喷发: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用宫中的地和民间的人来作比较,极为尖刻、有力,切中要害。地是无生命的,要铺上如此柔软厚实的线毯,人是血肉之躯,却瑟缩发抖受尽严寒的折磨。人非无衣,只是人衣被夺走,成地衣了。诗人的批判矛头,含蓄曲折地指向了贪图享受的皇帝,具有很强的战斗性。当时宫廷内的荒淫奢侈,史籍也有所记载。据唐语林卷六说: “段相文昌……在中书,厅事地衣皆锦绣,诸公多撤出,而文昌每令整饬方践履……”。统治者的享受,是劳动人民苦难的根源。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在描写红线毯这种极为精制的工艺品的同时,又从侧面反映了唐代丝织工艺技术的高度发达。极力描写红线毯的织造之难和质量之高,也说明它是劳动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在我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也应当书写一笔。

猜你喜欢
  • 哲理诗《孙武》原文和鉴赏

    理国无难似理兵, 兵家法令贵遵行。 行刑不避君王宠, 一笑随刀八阵成。 孙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孙武初见吴王阖庐时,吴王令孙武操练宫女。孙武把180名宫女分为两队,任

  • 动物心理现实主义作品分析

    本世纪初出现在拉美的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他们赋予人物以一定的动物心理,描写人物内心深处的兽性。他们用这种人兽两栖的形象表现现实,

  • 厚葬无益于死者。|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厚葬无益于死者。》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关于爱校尊师的诗句,表现尊师爱师的古诗词三首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爱校尊师的诗句,内容包括秋有关于爱校守纪文明尊师的诗句,表现尊师爱师的古诗词三首,关于爱校,爱师,爱同学的诗歌,最好在明天之前!!。《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唐 作者: 王昌龄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欲访桃源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先贤盛说桃花源,尘忝何堪武陵

  • 骆宾王《边城落日》全诗赏析

    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候月恒持满,寻源屡凿空。野昏边气合,烽迥戍烟通。膂力风尘倦,疆场岁月穷。河流控积石,山路远崆峒。壮志凌苍兕,精诚贯白虹。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202

  • 李白《越中秋怀》全诗赏析

    越水绕碧山,周回数千里。乃是天镜中,分明画相似。爱此从冥搜,永怀临湍游。一为沧波客,十见红蕖秋。观涛壮天险,望海令人愁。路遐迫西照,岁晚悲东流。何必探禹穴,逝将归蓬丘。不然五湖上,亦可乘扁舟。

  • 韦应物《军中冬燕》全诗赏析

    沧海已云晏,皇恩犹念勤。式燕遍恒秩,柔远及斯人。兹邦实大藩,伐鼓军乐陈。是时冬服成,戎士气益振。虎竹谬朝寄,英贤降上宾。旋罄周旋礼,愧无海陆珍。庭中丸剑阑,堂上歌吹新。光景不知晚,觥酌岂言频。单醪昔所

  • 宋词典故“三缄”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三缄 【出典】 汉·刘向《说苑》卷一○《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

  • 中学生《咏荆轲》古诗词鉴赏

    作者: 于佩君庄朝用魏惠明董丽敏王绍艳 【原诗】:燕

  •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711】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37 3万字,2017年11月第1版,69元)△共20章:①漫长的封建社会;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