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山水名胜诗之《失题二首》全诗、题解、注释和作者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山水名胜诗之《失题二首》全诗、题解、注释和作者

(宋)苏轼


足蹑平都古洞天, 此身不觉到云间。
抬眸四顾乾坤阔①, 日月星辰任我攀。
平都天下古名山, 自信山中岁月闲。
午梦任随鸠唤觉②, 早朝又听鹿催班。


【题解】
丰都山又名平都山,在丰都县城东北。道书称其为“七十二福地”之一。相传汉代王子平、阴长生两人都是在平都山修道成仙的,人称“王、阴”,后人误读为“阴王”,平都山就被讹传成“阴曹地府”,俗众因称其“鬼国都城”。现山上有大雄殿、灵霄殿、天子殿、二仙楼、奈何桥、望乡台、报恩殿等,许多都与俗说有关。唐宋时虽有此说,但并不盛行。作者登上平都山,就只想到攀星追月;还想住在平都山,终日与鸠鹿相伴。这两首诗苏轼诗集诸本多未收,清王文诰辑苏轼诗集谓“得之于旧碑拓中”。两首诗虽侧重不同,却都写出了作者对作为神仙之山的平都山的向往。
【作者】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生平见前江苏送郑户曹诗。
【注释】
①抬眸:谓放眼看去。乾坤:即天地。②鸠:今鸠鸽类(如雉鸠、斑鸠)和非鸠鸽类(如古称为“鸤鸠”的布谷鸟)古代统称为“鸠”。
猜你喜欢
  • 千家诗七绝《程颢·春日偶成》诗词鉴赏

    诗题一作《偶成》,作于公元1058—1062年春程颢任陕西鄠县主簿时。诗人以清丽的语言描绘出春光融融的景象,通过自己的游赏之乐被“时人”误解,用反衬的手法抒写了诗人的闲适自得之乐,表达了理学家对平淡自然境界的追求。

  • 王翃《客中九日》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王翃 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九日”即旧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在这一日登高游玩的习俗,文人又多以之入诗。王翃此篇,便是写在异乡度重阳的感受。 “重阳”之

  • 《香菱咏月·其三赏析》

    这是香菱所作的第三首咏月诗。   经过前面一番艰苦的探索之后,香菱终于摸到了做诗的门径,因此此诗一出,就顿放异彩,成为一首具有真正艺术美的作品。诗的首联起句就显得气势不凡:“精华欲掩料应难”,表面上言浓密的云雾终究难以遮盖纯净皎洁的月光

  • 千家诗《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题解与鉴赏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1],吟鞭东指即天涯[2]。 落红不是无情物[3],化作春泥更护花[4]。 [作者简介] 龚自珍

  • 楚辞《招魂》翻译|注释|赏析

    屈原 朕幼清以廉洁兮,① 自幼清高不爱财, 身服义而未沫。② 亲身行义未懈

  • 金仁顺《“锦衣”和“衣锦”》

    江门开平自力村碉楼群与村落。 赵 敏摄(人民图片)江门海上,渔船扬帆起航。 周华东摄(人民图片)我虽去过几次广东,但江门还是第一次

  • 秦牧《花城》全文赏析

    花城秦牧作者简介秦牧(1919~1992),生于香港,原籍广东澄海。原名林阿书,又名林派光、林觉夫、林顽石,中国著名作家、散文家。三岁时随

  • 李白《嵩山采菖蒲者》全诗赏析

    神仙多古貌,双耳下垂肩。嵩岳逢汉武,疑是九疑仙。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言终忽不见,灭影入云烟。喻帝竟莫悟,终归茂陵田。

  • 不言而信,不怒而威。|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不言而信,不怒而威。》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凭阑人·江行·徐再思

    凭阑人·江行 徐再思 鸥鹭江皋千万湾,鸡犬人家三四间。 逆流滩上滩,乱云山外山。 徐再思:字德可,嘉兴(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平生好吃糖,故号“甜齐”.曾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