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诗七绝《程颢·春日偶成》诗词鉴赏
春日偶成
程颢〔一〕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二〕。
时人不识余心乐〔三〕,将谓偷闲学少年〔四〕。
〔一〕程颢(1032—1085):字伯淳,号明道,北宋理学家、教育家,洛阳(今属河南)人,学者称明道先生。与其弟程颐奠定了北宋理学基础,世称“二程”。他和程颐的学说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他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知识、真理内在于人的心中,为学当以“识仁”为主,“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著作收入二程全书中。
〔二〕傍花随柳:穿行于花柳之间。傍,一作“望”。依靠。川:平原或河畔。
〔三〕时人:一作“旁人”。余:一作“予”。
〔四〕将:乃,于是,就。
【点评】诗题一作偶成,作于公元1058—1062年春程颢任陕西鄠县主簿时。诗人以清丽的语言描绘出春光融融的景象,通过自己的游赏之乐被“时人”误解,用反衬的手法抒写了诗人的闲适自得之乐,表达了理学家对平淡自然境界的追求。
-
徐子云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尽不差争。三人共食一碗
-
怪君把酒偏惆怅,曾是贞元花下人。自别花来多少事,东风二十四回春。
-
《古代兵法散文·明代兵法·草庐经略》原文鉴赏
-
蝜蝂是一种喜欢背东西的小虫,看见东西就喜欢捡起来背着,直到被压得爬不起来。有人因为可怜它而替它拿掉,它却一如既往地捡东西背,最终逃不掉累死的命运。
-
毛泽东诗词《七律·洪都 ① 》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一九六五年 到得洪都又一年 ② ,祖生击楫至今传 ③ 。 闻鸡久听南天雨 ④ ,立马曾挥北地鞭 ⑤ 。 鬓雪飞来成废料 ⑥ ,彩云长在有新天。 年
-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作品赏析【鹤注】此指夔州之庙,故云“空山草木长”,当是大历元年作。张震《武侯祠堂记》:唐夔州治白帝,武侯庙在西郊。张溍曰:此处两绝句,足尽武侯一生
-
六月京师暑雨多,夜夜南风吹芡嘴。凝祥池锁会灵园,仆射荒陂安可拟。争先园客采新苞,剖蚌得珠从海底。都城百物贵新鲜,厥价难酬与珠比。金盘磊落何所荐,滑台拨醅如玉醴。自◇窃食万钱厨,满口飘浮嗟病齿。却思年少
-
昌身如饱腹,饱尽还复饥。昌诗如膏面,为人作容姿。不如昌其气,郁郁老不衰。虽云老不衰,劫坏安所之。不如昌其志,志一气自随。养之塞天地,孟轲不吾欺。人言魏勃勇,股栗向小儿。何如鲁连子,谈笑却秦师。慎勿怨谤
-
王融采菱曲炎光销玉殿,凉风吹凤楼。雕辎傃平隰,朱棹泊安流。金华妆翠羽,鹢鸟画飞舟。荆姬采菱曲,越女江南讴。腾声翻叶静,发响谷云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