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唐诗之陆龟蒙《白莲》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陆龟蒙白莲
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这首诗咏白莲。莲花红多白少,鲜艳的红莲易被欣赏,素白的花朵则遭人冷落。这首诗并不粘滞于对花的色彩和形状的描写,而是着重表现花的精神。特别是三、四句,在“月晓风清”的朦胧曙色中,白莲将落而未落,似乎无情,又似乎含有无穷的幽恨。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白莲被人格化、个性化了。别艳,别的艳丽的花。端合,真应该。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唐末动乱年代隐归故里的心情。他像白莲一样寂寞清高,一样“无情有恨”,因而借咏白莲以抒发自己心中的幽怨,使读者感到诗中有人,呼之欲出。
-
古文·治安策 贾谊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
-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1)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2) ,水中藻、荇交横 (3) ,盖竹柏影也。
-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
名言: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
拿来主义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
-
灯烬不挑垂暗蕊,炉灰重拨尚余薰。清风欲发鸦翻树,缺月初升犬吠云。闭眼此心新活计,随身孤影旧知闻。雷州别驾应危坐,跨海幽光与子分。
-
【3002】基础教育人才研究(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编,主编钟祖荣,党建读物出版社,26 4万字,2016年6月第1版,42元)△本书共14章,分三部分
-
这是写京城的年幼舞女。作者在词中通过对都市舞女的描写,为我们展示了南宋时期的民俗生活画卷,同时,也包融了词人对任人摆布的舞女的怜惜之情。京市,即指南宋都城临安。周密《武林旧事》卷二“元夕”条:“都城自旧岁冬孟驾回,则已有乘肩小女,鼓吹舞绾
-
杜荀鹤《乱后逢村叟》 杜荀鹤 经乱衰翁居破村,村中何事不伤魂。 因供寨木无桑柘,为点乡兵绝子孙。 还似平宁征赋税,未尝州县略安存。 至于鸡犬皆星散,日落前后独倚门。 这首诗描绘出一幅离乱后的农村凋落的
-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
名言: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
上片追述春光中无缘赏花的缺憾。起笔三句写春天衙斋生活小景,大意是,在今春花开时节,整日深锁斋院,面对袅袅茶烟,只觉一派寂寥。点明“花时”,不单交代了节候,更暗含着词人赏花的兴致,而实际上整天所面对的却是“茶烟”,这使作者感到扫兴。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