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宋元思书》原文|翻译|赏析
南朝·梁·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3,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4,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5,互相轩邈6,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7,好鸟相鸣,嘤嘤成韵8。蝉则千转不穷9,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10,望峰息心11;经纶世务者12,窥谷忘返。横柯上蔽13,在昼犹昏,疏条交映14,有时见日。
1宋元思:南朝梁代人,一作朱元思。2富阳、桐庐:浙江省的两个县。3缥碧:青绿色。4甚箭:比射出去的箭还要快。5“负势”句:写山峦依仗着高耸的地势争相挺拔。6轩邈:高远。7泠泠:水流声。8嘤嘤:鸟鸣声。9转:同“啭’,指蝉鸣。10 鸢(yuan)飞戾天:鸢飞至高空。暗喻追求功名利禄极力高攀的人。鸢:鹰类大鸟。戾:至。11息心:平息飞腾之心,暗喻平息追求功名之心。12经纶:经营、筹划。世务:人世间之事。13横:横斜的树枝。14疏条:稀疏的枝条。
【析点】 这封信描绘了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一段沿江的景色。这里的景色变换多彩,作者乘舟而下,依次写下顺流之所见。景色时而细致精巧,现出碧水游鱼;时而雄伟峻拔,涌出急湍猛浪,突见高山寒树;时而清秀幽雅,听到泠泠水声,嘤嘤鸟鸣;时而日光忽隐忽现。时而含浑朦胧。这一切合成了瑰奇迷人的山川景色,读之如行江上,目不暇接。在写景上,作者用映衬的手法,以水下的“游鱼细石”衬出江水的“千丈见底”;用 比喻的手法,以“甚箭”、“若奔”极写“湍”、“浪”的“猛”。“急”;用拟人的手法,描写高山“竞上”、“争高”的气势;用象声词描写水声与鸟鸣的韵致。这一切再现了富春江上千姿百态的美景。
多变的景物又非静止的画面:写水写鸟,有形有声有色;写山写浪,有生命有活力有气派。多变的景物又非孤立的画面:碧水游鱼,相映成趣;猛浪高山,上下争雄;水声鸟鸣,相合相谐。这一切又充分展示了大自然的壮美多姿。临近结尾处流露出忘情山水的情调,也隐含了对追求功名利禄者的蔑视。篇末以“在昼犹昏”、“有时见日”的朦胧景象作结,余味绵长。
-
【4677】牵风记(徐怀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万字,2018年12月第1版,43元)△长篇小说。28章:隆隆炮声中传来一曲《高山流水》;让春天
-
刘根丹篆三千字,郭璞青囊两卷书。牛渚矶南谢山北,白云深处有岩居。
-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是关于描写“场景记叙·别亲送友·言谈
-
永 ① 之氓 ② 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③ 。中济 ④ ,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 ⑤ 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
-
貌随年老欲何如,兴遇春牵尚有余。遥见人家花便入,不论贵贱与亲疏。
-
《清玉案》 辛弃疾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① ,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 ② ,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③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世俗轻贱微,君子重期诺.》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世俗轻贱微,君子重期诺。》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惜阴轩丛书》是一部辑录宋元明善本书的丛书。清人李锡龄辑。据李友路德序云,李初辑15种刊印,后又续辑19种,前后合34种,一并付梓,刻未竟,李卒,遗嘱其表弟张百获续其业,至道光二十六年(1846)全书
-
作者: 朱自清 【原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
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名句】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 ① ;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② 。 【注释】①悖德:悖,违背。悖德,即违背道德的要求。②悖礼:违背礼义的要求。 【释义】不爱自己的父母而爱别人的行为,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