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宫遗事》原文|翻译|赏析
唐·罗隐2
越心未平而夫差有忧色3。一旦复筑台于姑苏之左4,俾参政事者以听百姓之疾苦焉5,以察四方之兵革焉6。一之日7,视之以伍员8,未三四级9,且奏曰:“王之民饥矣,王之兵疲矣,王之国危矣。”夫差不悦,俾嚭以代焉10。毕九层而不奏,且倡曰11:“四周畏王,百姓歌王,彼员者欺王。”员曰:“彼徒欲其身之亟高12,固不暇为王之视也,亦不为百姓谋也,岂臣之欺乎!”王赐员死,而嚭用事13。
明年,越入吴。
1吴宫: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宫室。2罗隐(833-909):字昭谏。晚唐文学家,有谗书等。后人辑有罗隐集。3越心未平:公元前494年,夫差打败越国,越王勾践和臣民常怀复仇之志。4旦:日。姑苏:指姑苏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南。5俾(bi):使。参政事者:指朝中大臣。6兵革:指军情。7一之日:十月以后第一个月,即农历十一月,为周历正月。8“视之”句:意为令伍员去视察筑台情况。伍员(yun):字子胥,春秋时楚人,父兄为楚平王所杀,投奔吴国。9未三四级:意为台还没有筑到三四层。10嚭(pi):伯嚭,春秋时楚人,后为吴国太宰,善逢迎。代:代替伍员之职。11倡:宣扬。12亟:急,迫切。13用事:当权。
【析点】 夫差建姑苏台,本是为了观望百姓疾苦和四方战事。实际上,他根本听不进去伍员的直言谏诤,而是喜好逢迎,沉浸在奸佞伯嚭巧言编造的迷梦中:“四周畏王,百姓歌王”。伍员一针见血地斥责伯嚭只是一心向上爬,根本无暇顾及江山社稷、百姓疾苦。可吴王不辨忠奸,听信谗言,“赐员死,而嚭用事”,终致“明年,越入吴”。
作者罗隐生当晚唐动荡之时,一生怀才不遇,为文以讽刺为主,作品多为“抗争和愤激之谈”(鲁迅语)。这则短文,乃托古讽今,借吴王夫差之误国事,抨击晚唐腐败政治。行文中虽不曾点破,有识者却自可领悟。同时,故事本身若作为一则史鉴,意义更为深远。相传伍员临死前曾曰:“以悬吾目于东门,以见越之入,吴国之亡也。”(国语·吴语)又传他含冤死后,化为涛神,随钱塘潮往来,以观吴国被灭亡(事见(太平广记卷291)。只可叹历代统治者中有多少无视“东门悬目”、钱塘怒涛,而重蹈吴王覆辙,以至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者!
-
说到汉朝,司马相如是一个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人物,而说到司马相如,卓文君又是一个怎样都绕不过去的女子。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是一见钟情,还是窥财起义?
-
《不在逆顺,以义为断;不在憎爱,以道为贵.》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不在逆顺,以义为断;不在憎爱,以道为贵。》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梁传》,重道立德类名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出处】唐孟浩然《 过故人庄 》 【意思】绿树环绕村庄,青山横卧 在城郭的外面。合:环绕。郭:外城, 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 斜:横亘。 【赏析】 意谓故人庄
-
一张机,采桑陌上试春衣。风晴日暖慵无力,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 二张机,行人立马意迟迟。深心未忍轻分付,回头一笑,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 三张机,吴蚕已老燕雏飞。东风宴罢长洲苑,轻绡催趁,馆
-
《诗品》的作者司空图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苏东坡讲:“言有尽而意无穷。”《说诗粹语》的作者沈德潜也说:“诗要讲弦外音,味外味。”都是说诗要含蓄蕴藉,要有言外之意,才能使人读了感到诗意深厚,有无穷的意味。这首诗就有这个特点。从表面上
-
日本电影《望乡》(片段)编剧:〔日〕于泽、〔日〕熊井启导演:〔日〕熊井启【剧中角色】圭子,女记者阿崎婆,老年妇女圭子:阿崎婆婆,
-
玉芝观里王居士,服气餐霞善养身。夜后不闻龟喘息,秋来唯长鹤精神。容颜尽怪长如故,名姓多疑不是真。贵重荣华轻寿命,知君闷见世间人。
-
【原题】:十月望十二月朔百舌群鸣连日腊朔之夜雷电彻晓大雨两月乡村人来说虎食人经秋不去
-
《富则能润屋矣,德则能润身矣,故心无愧怍,则广大宽平,而体常舒泰,德之润身者然也.》什
《富则能润屋矣,德则能润身矣,故心无愧怍,则广大宽平,而体常舒泰,德之润身者然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宋·
-
《技艺不可不学,勿妨本业。》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