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苏轼
游靳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
蕲水:旧县名,治所在今湖北浠水。清泉寺在城外。少:少年。古有“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说法。作者对此表示异议。门前:一作“君看”。休将:不要。白发:指老年。
【鉴赏导示】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当时作者被贬谪黄州,因游清泉寺,看到溪水西流,遂就此篇。全词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暮春三月兰溪的雨后美景,抒发了自己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的乐观态度。
词的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的雨后景色。暮雨中的大山,从山脚下潺潺流动着的溪水,溪水两岸刚刚冒出嫩尖的春草,松间干净无泥的路面,雨中子规的啼鸣,描绘出一幅淡雅、秀丽的山寺春景图。由外到内,一句一个画面,三个画面合成了一个整体,突出了一个“静”字,衬托了寺庙的清静、幽雅。下阕由写景转入议论和抒情。作者从溪水不住地西流中得到启发,提出了人生可以“再少”的看法。用流水“能西”比喻人生也能“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决心振作精神,决不在时光流逝中虚度光阴、老当益壮的情怀。下阕抒情议论中,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永葆青春的乐观精神。
【鉴赏要点】
[1]名句: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2]借景抒情。[3]形象的比喻。[4]以动衬静。
-
《太平寰宇记》 《太平寰宇记》是宋代第一部全国性地理总志,是史官乐史在宋太宗统一全国后修撰的。宋代的路制是太宗末年才创置的,23路的地理区划则是在神宗以后才确定下来,在纂修此书时,宋代仍在沿用唐朝所分
-
在政治上同情变法、此时主张德宗留京主持和议的珍妃推入宁寿宫外的大井中。当时出现了一批以“落叶”为题影射此事的诗词,其中,堪称合作者首推上面的这首《声声慢》词。
-
浩歌李贺①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②。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③?青毛骢马参差钱④,娇春杨柳含细烟。筝人劝我金屈卮
-
【3406】如果大雪封门(徐则臣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1 5万字,2016年4月第1版,32元)△徐则臣,1978年生于江苏东海,毕业于北京大学中
-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出处】唐韦应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 》 【意思】空旷的大山中,铺满了厚厚的落叶, 让我到哪里去寻找你的踪迹呢?在万物凋零、满目楚痍的时节,诗人 忽念山中客,然而,思而
-
何年顾虎头,满壁画瀛州。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锡飞常近鹤,杯度不惊鸥。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 作品赏析[注释](1)玄武禅师屋:是一佛寺,故址在今四川省三台县。玄武禅师是一位和尚的法号。(2)顾虎
-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愬武古通
-
●河满子 湖州作,寄益守冯当世 苏轼 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 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 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 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
-
琴只能用以娱乐吗?非也,这是琴的本分,凡物皆有附加值,即所谓外份或衍生功能。琴的外份在于说明,弦直方能弹出声音,紧张才能演出正律,
-
山左的瀑布气势如虹,艳阳照射时,瀑底便有彩虹高挂。这一奇观触动智者的灵机,便以瀑布的征象把山峦命名为虹山。后来,山名成了村名,因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