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浩歌》禅思哲理诗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浩歌》禅思哲理诗赏析

浩歌

李贺

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②。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③?

青毛骢马参差钱④,娇春杨柳含细烟。

筝人劝我金屈卮⑤,神血未凝身问谁⑥?

不须浪饮丁都护⑦,世上英雄本无主。

买丝绣作平原君⑧,有酒唯浇赵州土。

漏催水咽玉蟾蜍⑨,卫娘发薄不胜梳⑩。

羞见秋眉换新绿,二十男儿那刺促!

【注释】

①李贺:见梦天。

②帝:指宇宙的主宰。天吴:水神。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在虹虹北两水间。其为兽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青黄。”

③彭祖:传说名为篯铿,是颛顼的玄孙,生于夏代,尧封他在彭地,到殷末时已有七百六十七岁(一说八百余岁),殷王以为大夫,托病不问政事(事见神仙传、列仙传)。巫咸:一作巫戊,商王太戊的大臣。相传他发明鼓,发明用筮占卜,又会占星,是神仙人物。

④青毛骢马:名马。参差钱:马身上的斑纹参差不齐。

⑤筝人:弹筝的女子。屈卮:一种有把的酒盏。

⑥“神血”句:酒醉时飘飘然,似乎形神分离了,不知自己是谁。

⑦丁都护:刘宋高祖时的勇士丁旿,官都护。又乐府歌有丁都护之曲。

⑧平原君:赵胜,战国时赵国贵族,惠文王之弟,善养士,门下有食客数千人,任赵相。

⑨漏:古代的计时器。玉蟾蜍:滴漏上面玉制的装饰。可能诗人写的这种漏壶就是蟾蜍形状的,水从其口中滴出。李贺另有李夫人诗云:“玉蟾滴水鸡人唱。”

⑩卫娘: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

秋眉:稀疏变黄的眉毛。换新绿:画眉。唐人用青黑的黛色画眉,因与浓绿色相近,故唐诗中常称黛色为绿色。

刺促:烦恼。

【诗本事】

浩歌,大声唱歌的意思。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浩歌即长歌、大声唱歌、纵情放歌之类。

【赏评】

在一个明媚的春天,山含秀气,水泛新绿,桃花朵朵,攒簇如火,绿柳似烟,婀娜摇曳。然花红不久,流年易逝。这无垠的旷野却或是被南风吹平山脉而成,或是天帝派水神天吴移海而成的。沧海桑田,孰能预料?王母的桃树,“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生实”。彭祖和巫咸虽是世间寿命最长的人。但当王母的桃树开花千遍的时候,彭祖和巫咸也不知死了多少次了。骑在青骢马上,但见得初春的杨柳笼含淡淡的烟霭。见一切如此柔美,纵酒放歌,欢快之至!歌女手捧金杯前来劝酒时,蓦然失神,春光易老,韶光易逝,而知己难逢,自己的才能和抱负何时方能施展?等到神血两离,生命终结,一切都将化为乌有,那是多么可怕。不要像丁都护那样因自己怀才不遇就浪饮求醉,而应当面向现实,认识到世道沦落,英雄不受重用乃势所必然。平原君的故事只是历史的陈迹了,只能买丝绣他的影像,以示怀念。要醉就醉倒在这古老的赵国之地吧。铜壶滴漏,声音幽细,却催人老去。卫后虽曾乌发如云,美不可言,深得汉武帝的宠爱,但满头黑发终会变白变少,直至无法梳理。光阴易逝,何必作建功立业的非分之想呢?不要辜负眼前这位侑酒歌女的深情厚谊,不要让自己的青春年华白白流逝啊。纵情开怀畅饮,一个年方二十的男儿,正值风华正茂之时,怎能这般局促偃蹇!

这首诗豪放奔迈,幻象纷呈,雄奇诡谲。其意婉曲而又鲜明,抒发了诗人凄伤的情怀。

【诗评选辑】

①清·姚佺昌谷集注解定本载宋人刘辰翁说:从“南风”一句便不可及,佚荡宛转,真侠少年之度。

②近代·吴闿生跋李长吉诗评注:昌谷诗上继杜韩,下开玉溪,雄深俊伟,包有万变,其规梧有意度,卓然为一家,非唐之它家所能及。

猜你喜欢
  • 《古文观止·先秦文·《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鉴赏

    古文观止·先秦文·《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出处】唐杜甫《 月夜 》。 【译注1】香雾: 发髻中的香味散发到雾气中。云鬟: 发髻。句意:妻子今夜一定在想念我,雾气一定沾湿了她的发髻,月光之下,胳臂也有了寒意。

  • 王昌龄《胡笳曲》全诗赏析

    城南虏已合,一夜几重围。自有金笳引,能沾出塞衣。听临关月苦,清入海风微。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 作品赏析能沾出塞衣:一作能令出塞飞。本诗描写边塞战事吃紧,兵临城下,在这危机的情况下,胡笳却起了

  • 李白《临路歌》全诗赏析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作品赏析这首诗题中的“路”字,可能有误。根据诗的内容,联系唐代李华在《故翰林学士李君墓铭序》中说:“年

  • 《先秦散文·尉缭子·治本(节选)》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尉缭子·治本(节选)》原文鉴赏 苍

  • 晏殊《石榴》全诗鉴赏

    开從百花后,占断群芳色。更作琴轸房,轻盈琐窗侧。

  • 古诗词苏轼的宁可食无肉(宋朝诗人苏轼的诗句宁可食无肉)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苏轼的宁可食无肉,内容包括宋朝诗人苏轼的诗句“宁可食无肉”后面诗句是什么,为什么古诗词里讲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宋代诗人苏轼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什么。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苏轼很喜欢竹子,宁肯不吃肉也

  • 谢荣胜《行走在祁连山腹地》

    远眺岗什卡雪山一只牦牛扛着暮色帐篷,它要去哪儿群山寂静,群山安静一个裕固族人,沉默而明亮鄂博方向是心上的路邮递员达隆东智和摩托车还

  • 《车过汩罗》鉴赏

    作者: 张俊山

  • 远不间亲,新不间旧。

    【名句】远不间 ① 亲,新不间旧。 【注释】①间(jian):疏远。 【释义】相距虽远但不能疏远亲人,结交新友则不该疏远旧交。 【点评】喜新厌旧,疏远亲人,都是不道德的行为。 参考文献 《管子·五辅》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