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原文和赏析
周紫芝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注释】
红:灯。“梧桐”两句:来自于温庭筠的词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用梧桐夜雨来描写相思别离之苦。金猊:一种像狻猊的香炉。狻猊,猛兽名。
【鉴赏】
这首鹧鸪词集中体现了周词妙语天成、清丽婉曲的风格。上下阕今昔对比,照应繁富,时空转换灵活多变,意境凄清疏淡,抒情却回环婉妙。
上阕直接从西楼秋夜的一点残灯写起。“欲尽时”点明这是夜深人静时分。“乍凉秋气满屏帏”的“满”与“欲尽时”的“尽”相对应,更能写出主人公夜静灯残孤枕难眠秋凉入心的真实感受。开篇两句既描绘了居所的客观环境,又渲染了人物的主观心境,两者相融合一。空间由室内推移至室外,“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这是化用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梧桐夜雨点点滴滴声不断,秋雨声声更增添了心头的凉意、别离的伤痛。至此,词人方点出“别离”相思的主题,也补充交代了秋凉似水的真正原因,为下阕内容的过渡蓄势。
下阕从忆昔起笔,重在抒发别愁离恨。“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回想当年,两人在宝琴的伴奏下,在拨炉焚香的一片温馨里轻声同唱鹧鸪词,心情多么欢畅甜美。鹧鸪词是表达爱恋之意的歌曲,鹧鸪双飞双栖,故以之相喻。重温往日旧梦本是为了驱逐秋夜寒凉,慰藉心头孤寂,不料“如今风雨西楼夜”,笔锋一转,时空瞬间转换,才回想起往日的欢聚,又被猛然拉回到冷酷的现实,同时又将“那时”的聚首欢娱与“如今”的形单影只加以强烈的对比,使人不得不怅叹往日的欢情已逝,往昔的“清歌”也只能成为心头余音袅袅的回响了。“不听清歌也泪垂”,自别后,处在这满耳是雨打残叶的秋声的西楼秋夜,不用听那鹧鸪词的歌曲,也多少回黯然神伤,泪如雨下。
-
【原题】:得旨与郡归自浙东余成卿王贯之叶德还追送至于震泽舟中款语数日而后别
-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
欲向江东去,定将谁举杯。稽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
-
《浣溪沙》·黄庭坚 黄庭坚 一叶扁舟卷画帘,老妻学饮伴清谈,人传诗句满江南。林下猿垂窥涤砚,岸前鹿卧看收帆,杜鹃声乱水如环。 这首《浣溪沙》,看来是词人遭贬之前的作品。词中情绪饱满,意趣昂然,洋溢着浓
-
绣帘高卷倾城出。灯前潋滟横波溢。皓齿发清歌。春愁入翠蛾。凄音休怨乱。我已先肠断。遗响下清虚。累累一串珠。
-
我租住的小区外紧邻一条繁华的美食街,每年旅游旺季来临前,街边那些平日看起来奄奄一息的酒店仿佛被注入了肾上腺激素,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
中文的“家”,是屋下有一只猪。按发明中国字的仓颉先生的想法,“家”代表性地填进一只豕,除了象形,它的会意和假借的作用更重要——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环境歇后语的句子,内容包括形容成功需要好的环境的歇后语,在语言环境里运用歇后语的语句,求关于环境的名言警句,或者歇后语,俗语。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
-
缄题重叠语殷勤,存没交亲自此分。前月使来犹理命,今朝诗到是遗文。银钩见晚书无报,玉树埋深哭不闻。最感一行绝笔字,尚言千万乐天君。[令狐与梦得手札后云:见乐天君,为伸千万之诚也。] 作品赏析【注释】:原
-
事下蔡史举先生 [2] ,学百家之术 [3] 。因张仪、樗里子而求见秦惠王 [4] 。王见而说之 [5] ,使将,而佐魏章略定汉中地 [6] 。 惠王卒,武王立。张仪、魏章去,东之魏 [7] 。蜀侯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