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代文学作品《书鲁亮侪事》作者、内容解读和评价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代文学作品《书鲁亮侪事》作者、内容解读和评价

书鲁亮侪事

散文篇名。清袁枚作。鲁亮侪,名之裕,字亮侪,清麻城人。康熙举人,官至直隶清河道,署布政使。有学识,尤精水利,著述有长芦盐法志、趣陶园文集等。今人王镇远说:“文章主要写了鲁亮侪摘印一事,他在河南总督田文镜手下候补县令,被派去摘中牟李令印,并代替他接任县令的职位。但当他一旦得知李令是个贤明的好官,便毅然改变了主意,决定舍去自己补缺的机会而保全李令,于是他冒着遭劾被责的危险,说服了田文镜……体现了人物奇特的个性,这种奇特个性其实是一种高超的人生境界,它是正义感与无私无畏的体现,这在当时官场中充斥着趋炎附势之辈的情况下是极为难能可贵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文不仅是一篇写人的杰作,而且是一首赞扬人生崇高精神品格的颂歌。”(古文鉴赏大辞典)今人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说:“歌颂了鲁亮侪‘奇男子’的作风;实际上也透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封建官僚往往愈到上层就愈昏庸:上司随时随地都可以不经过什么调查就可以把属下官员摘印撤职。”此文记述鲁亮侪效力河南总督田文镜麾下,受命摄中牟令时,微行听取士民舆论,而晤原县宰李令之后更以之为贤,终于拒绝受印的经过,赞颂了他清廉方正的可贵品格。文章布局巧妙,结构严密,叙事简洁,形象突出。通过描写人物的肖像、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细节描写上也相当成功,写鲁亮侪在李令处“且浴且思”、“击盆水誓”,最后“掷印铿然”、“怒马驰去”之状,颇为生动传神,故前人评道:“鲁公本是奇男子,而子才笔文奇适与之相称,读之令我目舞神飞。”(燕毅类纂古文云蒸)



猜你喜欢
  • 《离娄下:君视臣如土芥,臣视君如寇雠》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 四书五经名篇

    《离娄下:君视臣如土芥,臣视君如寇雠》是一篇古代散文名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君臣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互相尊重和平等。君王应当把臣子看作是珍贵的财富,而臣子则应当视君王为敌对势力。这样的关系有助于维持君臣之间的平衡和稳定。本文对于理解古代君臣制度以及权力关系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于现代社会中的权力交流也有借鉴作用。

  •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古来凡是胸怀学识、抱负的文士,一旦登高望远,必然兴起满怀愁绪,常

  • 李白《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全诗赏析

    韩众骑白鹿,西往华山中。玉女千馀人,相随在云空。见我传秘诀,精诚与天通。何意到陵阳,游目送飞鸿。天子昔避狄,与君亦乘骢。拥兵五陵下,长策遏胡戎。时泰解绣衣,脱身若飞蓬。鸾凤翻羽翼,啄粟坐樊笼。海鹤一笑

  • 蓝强《帮工》

    一穿过一片高粱地,便来到冬枝的小山村。王秋林在村头一站,自觉就像一棵落光叶子的树,露出了许多的枯枝、疤痕甚至几个蜂窝和鸟巢,不光街

  • 古籍名著《鲁班经》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全名为《工师雕正式鲁班木经匠家镜》或《新镌京版雕正式鲁班经匠家镜》,明、清匠师间流传的关于房屋建造和木工制作的业务书籍,刻本多种,三卷。明午荣、章严、周言撰。从卷首《鲁班先师源流》一文追溯明永乐年间北

  • 欧阳修《丰乐亭游春》全诗鉴赏

    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

  • 元宵节的古诗词辛弃疾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元宵节的古诗词辛弃疾,内容包括辛弃疾关于“元宵节”的诗句,辛弃疾关于“元宵节”的诗句,元宵节的诗句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千百度

  • 楚辞·九怀

    《九怀》者,谏议大夫王襃之所作也。怀者,思也,言屈原虽見放逐犹思念其君,忧国倾危而不能忘也。襃读屈原之文,嘉其溫雅,藻采敷衍,執握金玉,委之污渎,遭世溷浊,莫之能识。追而愍之,故作《九怀》,以裨其

  • 国学名句“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牖见室央”出处和解释

    【名句】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牖见室央 语出清代魏源《默觚下·治篇十二》。从墙缝里得到光线,只能见到一张床;从窗户里得到光线,可以看清整个内室。比喻必须从大范围的人们中间广泛听取意见,这样才能正确地认

  • 欧阳修《三游洞》全诗鉴赏

    漾戢泝清川,舍舟缘翠岭。探奇冒层嶮,因以穷人境。弄舟终日爱云山,徒见青苍杳霭间。谁知一室烟霞里,乳窦云腴凝石髓。苍崖一径横查渡,翠壁千寻当户起。昔人心赏为谁留,人去山阿迹更幽。青萝绿桂何岑寂,山鸟嘐嘐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