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座》原文|翻译|赏析
明·张大复1
一鸠呼雨2,修篁静立3。茗碗时供,野芳暗度,又有两鸟咿嘤林外4,均节天成5。童子倚炉触屏,忽鼾忽止。念既虚闲6,室复幽旷,无事坐此,长如小年7。
1张大复(1554-1630):字元长,号病居士,晚明文学家,有梅花草堂笔谈等。2鸠:鸤鸠,又称斑鸠,俗称布谷鸟。3修篁:长竹。4咿嘤:鸟鸣声。5均:中国古代乐器的调律器。节:一种民族古乐器,竹制,拍之成声。6念:指内心。虚闲:虚静闲淡。7小年:形容一日之长。
【析点】 这则小品,风格幽远疏淡,极富韵致。起笔便不俗:“一鸠呼雨,修篁静立”以白描手法写室外之景,动静有致,突出的却是一“静”字,颇有王籍“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若耶溪)的意蕴。转笔室内,以闲淡为意,则茶香花香,更听林外好鸟相鸣。野芳妙在“暗度”,似有似无,如丝如缕;鸟鸣妙在“天成”,咿嘤成韵,如均如节。环顾四周,稚气未脱的小书僮肩倚香炉,头靠画屏,“忽鼾忽止”,憨态可掬。至此,我们不难体会主人的生活是何等闲适、清寂。最后四句,又与文题相合,抒发闲居独坐的情韵。“念既虚闲,室复幽旷”与陶潜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可谓异曲同调,心中无牵念,自然更能领悟一室内外的清幽野趣,“无事坐此”,便觉时日悠然恬淡,长如小年。正是宋人唐庚所谓:“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醉眼诗)。
本篇不过五十余字,却笔借目传,写得极有层次感,先室外,后室内,再作结。写修篁则动静结合,写花鸟则虚实相生,写人事则闲适多趣。作者的形象亦被淡化,融入一室内外清幽寂静的氛围中,走出氛围,亦不过一句“无事坐此,长如小年”,俱是说不尽的淡然
-
【注释】:这是一首闺妇春恨词。上片写少妇在花香鸟语的初春景色中所生发的无限春愁。“仙苑春浓”三句,将一幅春花初绽的画面,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小桃是桃花的一个品种,上元前后即开花 ,妆点着浓郁的春意,一枝枝花光彩照人,含露欲滴,正是已堪攀折的小
-
《诗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①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②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③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④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⑤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⑥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毛笔古诗词书法行书字帖,内容包括求几首适合毛笔行书书法的诗词急急@急,怎样学写毛笔行书,或者怎么练最完整的古代毛笔行书字帖是什么,我想练行书,选什么字帖好我说的是毛笔的。诗词实在是太多了 都可以用行书写的 只看自己爱好选择诗词罢了
-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人没有礼就不能生存,事情没有礼就不会成功,国家没有礼就不会安宁。《荀子·修身》:“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例】中华自古就是“礼
-
孟子曰:“父母之心 ① ,人皆有之。”(《孟子·滕文公下》三) 注释 ①父母之心:父母无条件爱子女的心。 【译文】 孟子说:“做父母的为子女着想、让子女过好日子,这是天下父母都有的心情。” 感悟 父母
-
《词林正韵》 彼时携手修同箸,眷念东风雨。 情由往昔,夙心无悔,衷负相遇。 院落梨花吹所絮,小靥我思慕。 恨少年、一目伶仃,拭泪寄藏春处。
-
碧天忽已高,白日犹未短。玲珑晓楼阁,清脆秋丝管。张翰一杯酣,嵇康终日懒。尘中足忧累,云外多疏散。病木斧斤遗,冥鸿羁绁断。逍遥二三子,永愿为闲伴。
-
斯特林堡 (周纪怡 译) 最后一辆搬运车离去了;那位帽子上戴着黑纱的年轻房客还在空房子里徘徊,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他走到走廊上,决它再也不去回想他在这寓所中所
-
作者: 王瑞明 《集古录》是我国金石学方面的第一部专
-
明·浮白斋主人2车胤囊萤读书3,孙康映雪读书4。一日,康往拜胤,不遇。问何往? 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