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苏轼原文|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苏轼原文|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塞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初寓定惠院,后迁临皋亭。这首卜算子就是初至黄州在定惠院月夜感兴之作。“乌台诗案”是北宋著名的文字狱。元丰二年(1079),苏轼任杭州通判后写的二十多首托事以讽的诗,被构陷成罪,从湖州囚捕至京,系狱一百三十天。苏轼在狱时自度必死,作诗与苏辙诀别。到黄州之初,亦因罪废之余,灰心杜口,谢绝交往。而且“乌台诗案”牵连甚广,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人。这时,“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彼此音问,一时尽绝,苏轼不能不深怀幽居离索的内心隐衷。此词以“幽人”自称,就反映了他在这种特定环境下的处境与心情。“幽人”一词,语出易·履卦:“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原指幽囚之人,后来也用以指幽居之人。苏轼另有定惠院月夜偶出诗云:“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可见他这时隐藏踪迹、幽居韬晦的心境。

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定惠院在黄州东南,环境幽深。“绕舍皆茂林修竹,荒池蒲苇。春夜之交,鸣鸟百族。”此词记苏轼于月夜漫步沙际与徘徊不定、未遑栖息的断鸿零雁相值,人伤谪宦,雁悲离群,两者境遇,正复相似。苏轼遂咏物见怀,以寓其迁谪沦落、离索孤寂之感。

卜算子是词中短调,全词仅八句。此词除开头两句写夜景,第三句提到幽人外,其下五句就专咏孤鸿。但词中的幽人与孤鸿并不能截然分开。幽人有着孤鸿的情态,孤鸿有着幽人的心态。幽人的独往独来与孤鸿的缥缈身影,以及有限情怀与寂寞心态,都可以看作是人、鸿所共同的,两相关合,互为映衬,彼此沟通。他与它都能从对方那里,看到自己的某些影子。幽人与孤鸿这种可以对应和转化的关系,不禁令人想起“不知蝴蝶之为庄周,庄周之为蝴蝶”的艺术境界。

这首词以孤鸿为喻,把孤鸿失群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来,抒写了苏轼受到政治迫害后僻处黄州无所依托而又无可哀告的寂寞与伤感。前人谓此词有所寄托,大意即在于此。不过谈论词的寄托,不应失之穿凿。南宋鲖阳居士复雅歌词谓此词与诗·卫风·考槃赋贤人失志相似,句句探其微言深义。清王士祯花草蒙拾就讥之为“村夫子强作解事”。其实苏轼作词,“感物吟志,莫非自然。”王国维人间词话就说这首卜算子是“兴到之作”,即事而发,既以咏物,亦以寓怀,两者统一而共存,不必曲为之说。

这首词在章法上也有特点。苕溪渔隐丛话、吴礼部词话都说它自换头以下别说一物,似乎上下片意不相属,在词中别创一格。此词上片结句逗出“孤鸿”,下片就专咏孤鸿。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结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引出下片“遥想公瑾当年”一段;临江仙(夜饮东坡)上片结句“倚杖听江声”,下片就专写听江心情,都是以上片结句引出下片,写法相同。苕溪渔隐丛话认为“盖其文章之妙,语意到处即为之,不可限以绳墨也。”不过下片虽然别说一物,其上下片还是紧相钩连的。实际是断而复续,回环相生,“谁见幽人独往来”,这个“谁”即指孤鸿,幽人的夜出就从孤鸿眼中写出。而下片的孤鸿,包括其影缥缈,其心有恨,以至拣尽寒枝,徘徊不息,却又全从幽人眼中写出。幽人与孤鸿不但孤光相照,互为见证,而且还似乎有着感情的交流和心的观照。这样上下片就意脉贯穿,前后绾合。乍看章法似散,其实针线甚密,这一点也不能不予注意。

东坡道人在黄州作卜算子……,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十六跋东坡乐府)

缺月,刺明微也。漏断,暗时也。幽人,不得志也。独往来,无助也。惊鸿,贤人不安也。回头,爱君不忘也。无人省,君不察也。拣尽寒枝不肯栖,不偷安于高位也。寂寞沙洲冷,非所安也。此词与考槃极相似。(鲖阳居士复雅歌词——类编草堂诗余卷一引)

此词本咏夜景,至换头但只说鸿,正如贺新郎词‘乳燕飞华屋’,本咏夏景,至换头但只说榴花。盖其文章之妙,语意到处即为之,不可限以绳墨也。(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九)

坡孤鸿词,山谷以为非吃烟火食人句,良然,鲖阳居士云……村夫子强作解事,令人欲呕。韦苏州滁州西涧诗,叠山(元赵章泉)亦以为小人在朝、贤人在野之象,令韦郎有知,岂不叫屈。仆尝戏谓坡公命宫磨蝎,湖州诗案,生前为王珪、舒亶辈所苦,身后又硬受此差排耶!(王士祯花草蒙拾)

按此词乃东坡自写在黄州之寂寞耳。初从人说起,言如孤鸿之冷落;第二阕专就鸿说,语语双关,格奇而语隽,斯为超诣神品。(黄苏蓼园词话)

猜你喜欢
  • 杜甫《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全诗赏析

    峡内归田客,江边借马骑。非寻戴安道,似向习家池。峡险风烟僻,天寒橘柚垂。筑场看敛积,一学楚人为。短景难高卧,衰年强此身。山家蒸栗暖,野饭谢麋新。世路知交薄,门庭畏客频。牧童斯在眼,田父实为邻。

  • 《哨遍·为米折腰赏析》

    此词檃括陶渊明《归去来辞》而成。檃括,就是就原有的文章加以剪裁改写。此词仅微改《归去来辞》语句,不改其意,使之符合声律。   此词主旨即是“归去来”。苏轼之爱陶渊明,在于欣赏他的弃官归隐。苏轼在仕途中挫伤累累,太需要解脱,“归去来”便是

  • 欧阳修《寄渭州王仲仪龙图》全诗鉴赏

    羡君三作临边守,惯听胡笳不惨然。弓劲秋风鸣白角,帐寒春雪压青毡。威行四境烽烟断,响入千山号令传。翠幕红灯照罗绮,心情何似十年前。

  • 韩愈《游城南十六首·题韦氏庄》全诗赏析

    昔者谁能比,今来事不同。寂寥青草曲,散漫白榆风。架倒藤全落,篱崩竹半空。宁须惆怅立,翻覆本无穷。

  • 诸葛颖《春江花月夜》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诸葛颖春江花月夜张帆渡柳浦,结缆隐梅洲。月色含江树,花影覆船楼。作者简介诸葛颖(?—615年),字汉,丹阳建康(今江苏南京)人。八

  • 戴缙《楚江旅怀》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戴缙楚江旅怀薄暮过潇湘,秋空万里长。黄芦千里月,红叶万山霜。客梦悬双阙,乡心逐五羊。羁情谁与晤,劳者若为伤。作者简介戴缙(1427—

  • 清结尾的古诗词(以青结尾的古诗句子)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清结尾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赵字开头清字结尾的唯美诗句,以青结尾的古诗句子,清字结尾的诗。蜀江水碧蜀山青魂来枫林青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石渔湖,似洞庭,2113夏水欲满君山青留取丹心照汗青5261殿高神气力,龙活客丹青

  • 《古戍赏析》

    诗首联点明作者立身于百战之地,沿山布列的古老营垒相继点燃了烽火,它们连成一片,烧红了半边天,描写了激战后的战场情景;新筑的城仿佛摇摇欲坠,因为阵阵雷鸣般的号角声在震撼着大地,表明元军虽遭失败,但元气未伤,仍在激烈反扑。“新城”暗示此地最

  •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墓碑·《故马公墓志铭》(明·李至刚)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墓碑·《故马公墓志铭》(明·李至刚) 公字哈只,姓马氏,世为云南昆阳州人。祖拜颜,妣马氏。父哈只,母温氏。公生而魁岸奇伟,风裁凛凛可畏,不肯枉己附人。人有过,辄面斥无隐。性尤好善

  • 《既曾描凤于前何妨雕龙于后》陈林春散文赏析

    很向往临川,却没能生在临川,也没去过临川;很崇拜汤显祖,却生活在与临川派齐名的吴江派所在的地方。现在,每天都走在吴江派宗师沈璟与顾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