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茵《山行》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叶茵山行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①
【注释】 ①白鸟:泛指鸥鹭之类长着白羽的鸟。
【译文】 我在山间踽踽而行,眼前是一派陌生的风景。青山不知我的名字,我也不知青山的称名。这时飞来几只白鸟,好像曾经相识,几声流转的啁啾,立刻使青山变得熟悉可亲。
【总案】 以山行为题而写得脍炙人口的作品有杜枚的山
行和梅尧臣的鲁山山行,它们都以意境优美深幽见长。但在这两首诗里,作者都只是作为山景的客观旁观者。叶茵这首山行却取消了客观景物与人(作者)之间的距离,二者有机地交融契合,写得十分富有情趣。在诗人笔下青山似有性灵,飞鸟则是勾通诗人和青山之间感情的中介。从氛围看,因诗人乍来新到,眼前耸立而起的青山给他恐惧感,诗人感到沉闷孤独,几声鸟的啁啾,顿时打破了山野的寂静,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可以想见,既然飞鸟曾经相识,青山就变得亲切可爱了,而这次山行之乐也就不言而喻了。
-
石图分帝宇,银牒洞灵宫。回丹萦岫空,复翠上岩栊。雾浓金灶静,云暗玉坛空。野花常捧露,山叶自吟风。林泉明月在,诗酒故人同。待余逢石髓,从尔命飞鸿。
-
[注释](1)纷然:众多繁忙的意思。(2)九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人指阴间。[译文]清明这一天,南山北山到处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到处飞舞,凄惨地哭泣,如同杜鹃鸟哀啼时要吐出血来一般。黄昏时,静寂的坟场一片荒凉
-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
精鉴本非深,英僚暂此沉。火炎方试玉,沙密偶遗金。岂累青云器,犹孤白雪音。敢希苏季子,潜有激仪心。
-
寻芳长恨见花迟,岂意看花独後期。试藉落英聊共醉,为怜残萼更攀枝。清香肯以无人减,幽艳惟应有蝶知。开谢两堪成怅望,伤春不到柳丝时。 作品赏析【原题】: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陪饮上林院後亭见樱桃花悉已披谢因
-
作者: 王瑞明 《清经世文编》是清代学者、官僚、士人
-
从来谈论西湖之胜景的,大抵注目于春夏两季;而各地游客,也多于此时翩然来临。——秋季游人已暂少,入冬后,则更形疏落了。这当中自然有以致其然的道理。春夏之间,气温和暖,湖上风物,应时佳胜,或“杂花生树,群
-
朱熹《醉下祝融峰》 我来万里驾长风,绝壑层云许荡胸。 浊酒三杯豪气发,朗吟飞下祝融峰。 【注释】 ①祝融峰:衡山七十二峰中的最高峰,相传上古祝融氏葬此,故名。 【译文】 我驾着长风不远万里来到衡山高峰
-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 但把清樽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
-
杨衒之:景明寺 杨衒之景明寺,宣武皇帝所立也。景明年中立,因以为名。在宣阳门外一里御道东。其寺东西南北,方五百步。前望嵩山、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