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名著《唐宋文举要》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全书分甲乙二编,甲编八卷为散文。前五卷选唐二十六家散文一百篇,后三卷选宋十四家散文七十八篇。本桐城派论文旨意,重点选录了唐宋八大家的散文,计一百三十三篇。其中选韩愈的四十四篇,独占所选唐宋散文的四分之一。乙编四卷为骈文,前三卷选唐二十九家,骈文四十六篇,后一卷选宋二十家,骈文二十四篇。编选此书意在供初学者阅读肄习,故每篇之前有总序。每位作家有小传,每篇作品有题解。注重反映唐宋散文骈文全貌,兼顾各类风格的代表作品。在突出八大家的同时,也适当选录了一些唐宋古文运动的先驱与后进的作品,因而本书能显示这一运动发生发展的线索。注释采用集注方式,考辨详博谨严,并有选注者自己的抉择、评判和补充,对引文和旧注中的舛漏遗误多有考订。题解释文时有独到发现。并广泛征引前人评文资料,附于篇内,能启发读者阅读和欣赏。两代优秀散文除极少量的因受桐城派文论旨意局限未能入选外,大致罗列殆尽。尤其对议论、叙事、抒情、经事等各类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篇什一般都予以入选。骈文的选编,则对桐城派不重视骈文的观念大有突破,选骈文四卷,相当散文八卷之一半,让读者涉猎这些骈体,对全面理解唐宋文大有裨益。本书不足处是受桐城派影响,对柳宗元捕蛇者说、天说、天对等所谓非正统的文章均未选录,而让某些内容贫乏无甚可取的碑铭占了较多篇幅。某些注释考证有偏于枝蔓的倾向,并存有未能充分利用近人研究成果的疏漏之处。
有解放前的排印本。一九六三年中华书局整理,标点重印。一九八○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中华书局版纸型再重印,恢复了初版时被删改的若干字句,改正了若干错字。
-
雄关高阁壮英风,捧出热心,披开大胆; 剩水残山余落日,虚怀远志,空寄当归。
-
袁枚:游武夷山记 袁枚凡人陆行则劳,水行则逸。然山游者,往往多陆而少水。惟武夷两山夹滨,一小舟横曳而上,溪河湍激,助作声响。客或坐
-
《学校,王政之本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陈维崧是清代著名的词人。他继承宋代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风,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出生于一个具有民族气节和正义感的文学世家,少时享有盛名,被誉为“江左凤凰”。明亡入清后,漂零四方,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因而词作多具现实主义的深刻内容。这
-
蜀相 杜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1],锦官城外柏森森[2]。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3]。 三顾频烦天下计[4],两朝开济老臣心
-
紫袍朝士白髯翁,与俗乖疏与道通。官秩三回分洛下,交游一半在僧中。臭帤世界终须出,香火因缘久愿同。斋后将何充供养,西轩泉石北窗风。
-
如果要写一个人的印象记,是熟悉的人好写,还是不熟悉的人好写?我觉得两下的难度其实差不多。这有点像女人买衣服,第一眼看上的便能记
-
归莲梦 清初刊本《归莲梦》序书影 清初刊本《归莲梦》正文书影 清代白话长篇神怪史话小说。十二回。题“苏庵主人新编,白香居士校正”,其氏里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初。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得月楼藏板本,藏大连图书
-
流水来天洞 ② ,人间一脉通。桃源知不远,浮出落花红 ③ 。 ①本诗从峪涧流水写到桃源落红,情趣幽远。②天洞: 仙洞,此指泉水流入桃花峪的古洞。③以上两句从峪涧流水浮红,想到桃源不远。桃源: 桃花源。
-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 ① ,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