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明《清经世文编》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王瑞明
清经世文编是清代学者、官僚、士人论政、奏疏、书信、序、记的文稿汇编。有初编、续编、三编及新编。
清经世文初编一百二十卷,体例与明经世文编大体相似,但不是以人为纲,而是按事分纲分目,共有八纲六十三目,如卷一至卷六,纲为学术,纲下之目,卷一为原学,收有张尔岐的辨志、中庸论,唐甄性功,顾炎武通今、与友人论学书;卷二儒行,收有阮元国史儒林传序,程晋芳正学论;卷三之目为法语,收有顾炎武说经、立言、杂言;卷四广论收有邵大业思过图序,朱彝尊乐俭堂记;卷五文学;卷六师友。卷七至卷十四,其纲为治体,纲下之目,按卷次分别为原治、政本、治法、用人、臣职。分门别类,颇为细致。自卷十五至卷一百二十,其纲为吏政、户政、礼政、兵政、刑政、工政。其中户政卷帙最多,有二十八卷,其目有理财、养民、赋役、屯垦、八旗生计、农政、仓储、荒政、漕运、盐课、榷酤、钱币。
初编的编者贺长龄还编有姓名总目,对编入的各家,逐一加以简介,在专集中介绍的人物有四百二人,在别见中介绍的有二百四十六人。这部初编编成于公元1826年(道光六年)。经过六十多年,世局变迁,议论日积,饶新泉有清经世文续集的编辑,自道光到咸丰、同治间,名臣奏疏、私家著述,凡有关时务的,大致具备,但饶书因袭贺长龄初编之旧例,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特别是洋务运动这样的大事,无法编排;奉天、吉林、新疆、台湾各设行省,再如轮船、火车的出现,中西算学日新月异,亦难以容纳下去。因此,葛士浚有续编之编,照贺长龄初编体例,分为八纲六十三目之外,另增洋务一纲,洋务纲下分为七目,即洋务通论、邦交、军政、教务、商务、固圉、培才。仍为一百二十卷,编成于公元1888年(光绪十四年)。
公元1894年,中日甲午之战后,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有识之士,谋振兴中华之策,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陈忠倚就编清经世文三编,以期能挽救时弊,他在例言中指出:“是编所收之文,大要皆以力图富强为指归。”初编与续编目录有儒行、宗法、礼论、昏礼、丧礼、服制、祭礼,因与富强之术无补益,故皆不选。仿照续编在八纲之外,另增洋务一纲,合为九纲五十四目。续编、三编反映了清代朝政腐朽,记录了有识之士力图富强的种种主张。
另外尚有麦仲华编的清经世文新编,分为通论、君德、官制、法律、学校、国用、农政、矿政、工艺、商政、币制、税则、邮运、兵政、交涉、外史、会党、民政、教宗、学术、杂纂,共二十一卷,虽不及前三编纲目之繁,但多少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某些特点和要求,如卷一通论所选的文章是:今陈管见筹自强之计疏、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变法自强疏、培养人才疏,还有严复原强等,一些与“自强”无关的项目皆被摒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主要矛盾。
以上四编,或多或少保存了清代的一些史料,尤其是经过分门别类,为研究清史者提供了线索和方便。
-
古文观止·《礼记》·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檀弓
-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出处】唐李白《清平调词三首》。 【鉴赏】 娇艳的名花与倾国的美人配在一起,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讨人喜欢; 因此,时常能博得君王充满欢笑的赞赏。 名花: 此指
-
朝求升,暮求合, 近来贫汉难存活。 早早开门拜闯王, 管叫大小都喜悦。 ——清·计六奇编《明季北略》 这首歌谣反映了明代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所以能够得到广大农民热烈响应的根本原因。 闯王,是明末农
-
空气中飘来淡淡的、甜甜的花香,我知道槐花开了。我是在校园里闻到这香味的,这味道沁人心脾,勾起了我沉睡已久的记忆。小时候,老屋后面有
-
这次出门,妈妈好好给他打扮了一番,给他穿上了一身笔挺的浅蓝色西服,打了一条红色领带,皮鞋亮得晃人眼睛。记忆中,爸爸身上穿的衣服只有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儿子古诗词,内容包括写给“儿子”的诗句,带儿子的古诗词,关于儿子的古诗词。有关写给“儿子”的诗句如下:宋·陆游《遣舟迎子遹因寄古风十四韵》今日坼汝书,一读眼为明,知汝即日归,明当遣舟迎。2、宋·陆游《示儿》家祭
-
【名句】悔前莫如慎始,悔后莫如改图,徒悔无益也。 【译文】做事之前怕将来后悔,那么在开始时就要慎重;事情结束感到后悔,不如改变计划。光是悔恨是没有用处的。
-
《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指一个人仅仅具有超越世人的才能还不够,还必须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才能做成大事。宋·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寂静,也是喜悦有没有那样的时候,一大群人在唱歌,拿麦的、不拿麦的,都大声歌唱,仿佛这一生就只剩下一首歌了,倾情地,用力地,大声歌唱
-
元章作书日千纸,平生自苦谁与美。画地为饼未必似,要令痴儿出馋水。锦囊玉轴来无趾,粲然夺真疑圣智。忍饥看书泪如洗,至今鲁公余乞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