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独坐敬亭山》全文、翻译和鉴赏
李 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原诗今译】
一群鸟儿高高飞去没有踪影,
一朵云彩独独飘走那么幽静。
山看我我看山互相都不讨厌,
这山只有一座,名字叫敬亭。
【鉴赏提示】
敬亭山,据王琦注引江南通志:“在宁国府(即宣城 郡)北十里,古名昭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 目如画。”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常来此登临吟咏,据 说他在山上建了一座“敬亭”,才以之名山。李白未来宣城之 时,一直心神向往之,来宣城后,诗中屡屡出现对美不胜收 的敬亭风光的描写。但在独坐敬亭山这首诗里,诗人看到 了什么呢?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山光水色幻术般地消 失了,连一只飞鸟也望不见了;唯有一片孤云,在空中慢慢 悠悠地飘荡,飘着飘着,也没了影儿。于是天地间一空如洗, 只有一个兀然独坐的诗人。类似这样的描写,诗人在春日 独酌中也有。“其一”有句曰:“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归。彼 物皆有托,吾生独无依。”“其二”中说:“长空去鸟没,落日孤 云还。但恐光景晚,宿昔成秋颜。”如果我们联系起来分析, 就会知道,“众鸟”“孤云”二句并不是诗人对敬亭山风光的 客观描写,他是以“众鸟”“孤云”作衬托,来表达自己的孤独 心情。这种孤独心情是因岁月蹉跎、事业无成、无所归依造 成的。每当他默然独处的时候,这种孤独感就油然而生了。 “众鸟高飞尽”,意谓所有鸟儿无不高飞远逝,各有其目标和 去处,唯独诗人自己,只能目尽长天,望空兴叹。“孤云”本 是漂泊无定之物,与诗人飘蓬的身世有些相似,然而当诗人 要想寄情于它的时候,这片“孤云”竟也飘然而逝了。众鸟飞 尽了,孤云去远了,偌大的天地间,诗人竟然连寄托精神的 自然物都难以寻觅了吗?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人在最孤独的心境中, 终于找到了他的朋友,他把全部感情倾注给了敬亭山。从 “不厌”二字,可以想见,诗人留连山间风景,已经消磨了不 少时光,游山几乎成了他日日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天长日 久,山在人的心目中“活”了起来,成了能与人进行感情交 流、与人倾心相知的亲密朋友。这时,就不仅是人在看山,山 也在看人,“相看两不厌”,谁也离不开谁了。在污浊现实中 落落寡和的诗人,只能转向自然界寻找知音。月下独酌 曾表达了诗人与天上明月的友情,但那时诗人是带着醉意 的,而且,天上人间距离毕竟太远,人与月交游总不免虚 幻。而敬亭山,却稳稳实实蹲在诗人面前,山与人多么像促 膝而坐、侃侃相谈的一对老朋友。诗中省去了对山中风景任 何具体的描写,只留了一个“敬亭山”的名字,这就使山显示 出一种质朴无华的性格,使人觉得这位默默无言的朋友格 外可以信赖。
如果我们再仔细品味,就会感到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 头”。诗人对敬亭山依偎得越紧,越表明了他在现实社会中 的孤独。一旦离开敬亭山,诗人将何以堪!这样,我们读出了 诗的更深一层的意思:诗人以敬亭山为友,暂时地得到了精 神上的解脱,其实他仍处于困境中,心中的寂寞和悲哀更深 更广了。
在孤独寂寞中,诗人只能转向大自然寻找慰藉;虽或找 到了慰藉,给诗人些许快慰,但并不能真正消除他内心深处 的郁愁。这就是独坐敬亭山所包含的感情内容。孤独与慰 藉,在字句之中,难以排解的悲哀与郁愁,在字句之外,
李白热爱大自然,并极善于描绘自然风光,表现自然之 美。当诗人心绪不佳时,自然山水虽能给他一些愉悦,冲淡 他的愁烦,但终不能使诗人彻底摆脱精神上的困境,因此他 遂无心写景或不能全力写景,而把重点转向披露自己面对 大自然时的主观心情。读这类诗,我们当然要在体察诗人心 境方面多用心思了。
-
作品简介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作,共55篇,是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所编而成。全书绝大部分属于论辩文,也保存了不少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滥竽充数”、“买椟还
-
《旧约·撒母耳记上》第31章 非利士人与以色列人争战,以色列人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在基利波有被杀仆倒的。非利士人紧追扫罗和他儿的子们,杀死扫罗的儿子约拿单、亚比拿达、麦基舒亚,气势很凶。扫罗被弓箭手追
-
佛刹出高树,晨光闾井中。年深念陈迹,迨此独忡忡。零落逢故老,寂寥悲草虫。旧宇多改构,幽篁延本丛。栖止事如昨,芳时去已空。佳人亦携手,再往今不同。新文聊感旧,想子意无穷。
-
【解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描写杜甫的草堂被大风吹去屋顶上的茅草 , 又赶上秋雨绵绵, 一家人长夜难眠的困苦情形。 作者具体地描绘了自己生活的困苦, 这也应看做是现实主义的写法。 但作者并未停留在
-
交友类名言赏析《知人则哲。》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 (1) ,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 (2) ,曰: “异哉 (3) ! ”初淅沥以萧飒4,忽奔腾而砰湃 (5) , 如波涛夜惊 (6) , 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 铮铮
-
红杏了,夭桃尽,独自占春芳。不比人间兰麝,自然透骨生香。对酒莫相忘。似佳人、兼合明光。只忧长笛吹花落,除是宁王。
-
七月 作者: 梁靖云 【本书体例】
-
玄都五府风尘绝,碧海三山波浪深。桃实千年非易待,桑田一变已难寻。别有仙居对三市,金阙银宫相向起。台前镜影伴仙娥,楼上箫声随凤史。凤楼迢递绝尘埃,莺时物色正裴回。灵芝紫检参差长,仙桂丹花重叠开。双童绰约
-
一以我为牛,一以吾为马。人与之名受不辞,善学庄周者。江海任虚舟,风雨从飘瓦。醉者乘车坠不伤,全得於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