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原文、注释和点评 -全宋词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①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②起三更。
【注释】
①午桥:地名,在洛阳,历来为游赏胜地。据新唐书·裴度传载,裴度曾建别墅于午桥,号绿野堂,用作与白居易、刘禹锡等人的宴饮吟唱之所。
②渔唱:即渔歌
【评点】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句,的确是造语“奇丽”。
张炎词源:“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之句,真是自然而然。
许昂霄词综偶评:神到之作,无容拾袭,渔隐称为清婉奇丽,玉田称为自然而然,不虚也。
刘熙载艺概·词概:“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此因仰承忆昔,俯注一梦,故此二句不觉豪酣,转成怅悒,所谓好在句外者也。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笔意超旷,逼近大苏。
彭孙遹金粟词话:词以自然为宗,但自然不从追琢中来,亦率易无味。如所云绚烂之极仍归于平淡。……若无住词之“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自然而然者也。
黄蓼园蓼园词选:按“长沟流月”,即“月涌大江流”之意。言自去滔滔,而兴会不歇。首一阙是忆旧,至第二阙则感怀也。
-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作品赏析【注释】:事业:一作似业。
-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这首诗作于元和九年,当时,诗人丁母忧住在故乡下邽。诗歌描写秋夜乡村月光下的景色。作者通过田野的空旷,秋虫的鸣叫,月色的皎洁,
-
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或宦于荆。犁鉏曰:“假人于越而救溺子,越人虽善游,子必不生矣。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今晋与荆虽强,而齐近,鲁患其不救乎!”(《说林上》) 【鉴赏
-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1],芭蕉分绿与窗纱[2]。 日长睡起无情思[3],闲看儿童捉柳花。 [题解] 本题共
-
小野菊小野菊的心里,秋风像经书需要不停地翻动山下的村庄。有人逝去送葬的队伍,长过小野菊的小心思在这段山坡,备好墓穴的小野菊她的高贵
-
作者: 李伟昉
-
《礼记》·《明堂位第十四》是一部关于礼仪的经典著作。通过原文、注释和翻译的详细解析,我们了解到明堂的位置和建筑有其独特的规范。这篇文章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黄帝 ① 游乎赤水 ② 之北, 登乎昆仑 ③ 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 ④ 。使知 ⑤ 索之而不得,使离朱 ⑥ 索之而不得,使喫诟 ⑦ 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 ⑧ ,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 象罔
-
古文·对楚王问 宋玉楚襄王问于宋玉曰(1):“
-
凝视:第二月如第二月,非是月影。——《楞严经》我长久地注视着第二月看得满天的蝴蝶翻飞……第二月,我从月色下走出 注视这沉睡的大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