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陈琳 ·游览诗二首 ·其二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陈琳 ·游览诗二首 ·其二

节运时气舒,秋风凉且清。闲居心不娱,驾言从友生。翱翔戏长流,逍遥登高城。东望看畴野,回顾览园庭。嘉木凋绿叶,芳草歼红荣。骋哉日月逝,年命将西倾。建功不及时,钟鼎何所铭? 收念还寝房,慷慨咏坟经。庶几及君在,立德垂功名。

游览诗原题已失,系后人拟加的题,因其所写都是出游观览时的感受。二诗并无统系,当是不同时期分别写出的作品,只因题材相近而被归在一起。二诗的主题也一样,都是为人生苦短、功业难成而慨叹。

先看其一。诗的大意是说,虽有欢乐的宴会,也难以使远方的游子感到安慰;坐中的音乐激起他内心的忧伤,于是他停杯离座,走到旷野舒散郁闷。呼呼的山风吹来,天空堆积起阴云,惆怅满怀的游子倍觉无路可走,徘徊忧虑,泪沾衣襟。

“高会时不娱,羁客难为心”,是说尽管有高堂盛会,却无法使游子快乐。“高会”是指达官权贵举办的盛大宴会,“羁客”是指滞留他乡而被主人邀来作客的游子。“高会”与“羁客”的对举,是发达者与困顿者的对比,是全诗旨趣所在。“高会”越是堂皇豪侈,越是令 “羁客”相形见绌; 与会者越是踌躇满志,敏感的游子越是会落魄失意。“殷怀从中发,悲感激清音”,写的正是这种感受。“殷怀”,深深的忧思; “从中发”表明 “殷怀”之来不是因 “离合”气氛不热烈,而是因游子心头原有忧伤;“悲感”,悲切之感,与 “殷怀”同义。“激清音”则表明其由来是受到外界的刺激,但不是由于外界的事物寒苦寡欢,恰是因周围环境太优雅热闹了。一内一外,似异似同,都是在述写 “羁客”;因受 “高会”的刺激,越发感到郁闷伤怀。“投觞罢欢坐,逍遥步长林”,意谓伤感的游子怕再受刺激,独自离开宴会,漫不经心地在郊野散步,想借此排遣愁思。“投觞”,撂下酒杯;“罢欢坐”,离开喧哗的场所。“欢坐”之 “欢”字用得极妙,既是实写,又是反衬,以 “高会”场面之乐,烘托出 “羁客”内心之苦。“逍遥”,并非指快乐闲适,而是指信步所之,并无一定目标。“步长林”,在林间漫行。“萧萧山谷风,黯黯天路阴”,是在郊野游览时所见情景。山风吹来,天低云暗,显是暮夜之状。“高会”多在傍晚举行,席间出走,自难看天和日丽的明朗景象。同时,这种阴森景色也有象征性寓意,暗示环境的逼仄,出路的渺茫。“惆怅忘旋反,歔欷涕沾襟”,意谓游子在 “高会”时颇觉失意,游览时又寻不到出路,不禁辗转徘徊,泪湿衣襟。整首诗,将飘泊他乡、寄人篱下的落魄士人仿徨失据、走投无路的幽微思绪,抒写得真切婉曲,凄恻动人。

再看其二。诗的大意是说,一个士人闲居无聊,某个秋日随友人外出游览,见到节序推移,物候变换,不禁感触到人生短暂,转瞬将逝,于是回到家来,发愤攻书,想及早建立功名。前四句述写出游缘起。“节运时气舒,秋风凉且清”,点明秋季的到来,造成出游的好日子;“闲居心不娱,驾言从友生”,点明出游的原因在于听从友人劝告,借此消散心头的烦忧。“心不娱”,即内心不快活,与首句的 “时气舒”相呼应,意谓环境虽高朗清爽,出游人的心境却郁闷难舒。“驾言”,即驾车。言,语助词。诗经·邶风·泉水有“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句,该诗即由此句生发开来,写的也是想借出游宣泄烦忧。“翱翔戏长流,逍遥登高城。东望看畴野,回顾览园庭。嘉木凋绿叶,芳草歼红荣。”这六句是写出游所见。“翱翔”与 “逍遥”为互文,均为逸豫纵肆貌,意谓此番出游并无明确目标,只是信步行走,忽而 “戏长流”即临水,忽而“登高城”即上山。“东望”句写看畴野,“回顾”句写看庭园,“东望”与 “回顾”亦为互文,括写到处张望,到处观览; “畴野” 与 “庭园”也是互文,括写各处景点,各处风光。这几句合起来是说,水边、山上、畴野、庭园,游者随意所之,尽情游览 “嘉木凋绿叶,芳草歼红荣”,乃状写秋天的景象,其典型特点是叶凋、花落。“红荣”即红花。接下来,写游览所感。“骋哉日月逝,年命将西倾。建功不及时,钟鼎何所铭?”即由时节的推移,想到时间正飞快地流逝,进而想到人的生命也将很快完结,人们如不及早建功立业,一生就会平平淡淡,不能在历史上留下任何痕迹。最后四句,写出游回来,发愤向学,以求有所作为。“收念还寝房,慷慨咏坟经。庶几及君在,立德垂功名。”从自我劝勉的口气,表白自己的志向。“坟经”,三坟五典、四书五经的统称,泛指经典著作。“庶几”,才能够;“及君在”,当你存于人世时;“立德垂功名”,有不平凡的表现,令后人怀念。“立德”即以德行传于后世,是最高的功业。全诗从出游写到还家,从怀有无名的惆怅,写到明确所怀忧虑,从活得无聊写到树立志向,将古时士人的烦恼和理想都披露得淋漓尽致。

恼恨人生短暂,渴盼及早建功,是汉末士人普遍的心绪。古诗十九首其四也由赴宴会听音乐写起,激起的也是对自身困顿的悲慨与早建功业的欲望;其十一写的也是驾车出游,心境不平,由春天的草木,联想到“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两首游览诗,与这两首古诗构思、情调、旨趣、词句都很相近。陈琳此作,显然有所师承,并非自创新意,读者也不妨比照品味。

汉末、魏晋时期,人们对人生若梦的感受特别强烈,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也格外急切,这并非全是消极,全是庸俗,而含有深刻的人性觉醒。意识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作为也是有限的,而力求用德行功业追续暂短的生命,以自我努力肯定自身的价值,比起盲目地寄幻想于来世,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岂不要进步得多,合理得多吗?也正因如此,当自信怀有才干和志向的士人在仕途中遇到意满时,他的失意更深重,焦燥会更难耐,游览诗二首呈示的正是这样的心态,充满郁勃不平。前一诗调子似低沉些,但同样有对世事的激愤之情;后一诗格调似高昂些,但同样有对身世的悲凄之感。慷慨而苍凉,正是曹魏诗人共有的特色,此即后世所谓的“魏晋风骨”。

猜你喜欢
  • 岑参《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全诗赏析

    闻君行路难,惆怅临长衢。岂不惮险艰,王程剩相拘。忆昨蓬莱宫,新授刺史符。明主仍赐衣,价值千万馀。何幸承命日,得与夫子俱。携手出华省,连镳赴长途。五马当路嘶,按节投蜀都。千崖信萦折,一径何盘纡。层冰滑征

  •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鉴赏(精选14首)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诗歌,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语文现代诗歌鉴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鉴赏 1  《如果生活不够慷慨》  如果生活不够慷慨,  我们也不必回报吝啬,  何必要细细的盘算,  付出和得到的必须一般多。  如果能够大方,  何必显得猥琐,  如果能够潇洒,  何必选择寂寞。  获得是一种满足,  给予是一

  • 《战城南赏析》

    这是一首拟古诗,通过描写汉初与匈奴的边境战争,歌颂了当时边防将士浴血奋战,保卫疆土的功绩,反映了唐初对外战争的某些现实。   诗的首联是严整的对句。“将军出紫塞,冒顿在乌贪”指出交战的双方,又介绍交战的地理背景。能征善战的单于冒顿,杀父

  • 戏剧

    (1)戏剧和戏剧文学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是文学、表演、美术、雕塑、音乐、舞蹈、建筑等多种艺术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决

  • 骈文《《文选》序》原文、注释和解析

    式观元始,眇觌玄风 〔1〕 。冬穴夏巢之时,茹毛饮血之世 〔2〕 ,世质民淳,斯文未作 〔3〕 。逮乎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 〔4〕 ,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治 〔5〕 ,由是文籍生焉。《易》曰:“观

  • 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

    (外篇 在宥) 虽然处于无为的自然状态,可是这样的做,现得尊贵而高尚,就是合于天道了。 依人的思维而有所作为的工作,结果只有增添很多困惑,而遭来繁扰纷杂。这就是人伦之道之纂夺天心,由平静以致躁乱的主因

  • 江南春

    【题 解】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

  • 王维《资圣寺送甘二》全诗赏析

    浮生信如寄。薄宦夫何有。来往本无归。别离方此(一作正)受。柳色蔼春余。槐阴清夏首。不觉御沟上。衔悲执杯酒。

  • 《古文观止·韩愈·祭鳄鱼文》鉴赏

    古文观止·韩愈·祭鳄鱼文 维年月日【1】,

  • 李贺《溪晚凉》全诗赏析

    白狐向月号山风,秋寒扫云留碧空。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溪汀眠鹭梦征鸿,轻涟不语细游溶。层岫回岑复叠龙,苦篁对客吟歌筒。 作品赏析晚凉景也。注:1: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玉烟,雾气也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