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新晴山月》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文同新晴山月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夜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①
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②
【注释】 ①病雨:受了雨的损害。②络纬:草虫,一名络丝娘。
【译文】 高耸的松枝间,透出几丝稀疏的月华,细长的落地影,似是有人在大地作画。我爱这如画的境界,久久地徘徊,夜色深深,而我却难以入睡。清新的风儿拂来,将池塘的荷叶卷起,漫长的秋雨侵袭,时有山果落坠。唉!有谁伴我在夜色里苦吟?唯有络丝娘的鸣声满林里飘飞。
(王 洪译)
【集评】 清·吴之振等:“其诗清苍萧散,无俗学补缀气,有孟襄阳韦苏州之致。”(宋诗钞)
今·周锡山:“他的诗也写得很好,大诗人苏轼极为赞赏,评论家誉之为‘精绝’(冷斋夜话)。他的画和诗,正如其人,‘襟韵洒落,如晴云秋月,尘埃不到’(文彦博致文同信中语)。”(宋诗鉴赏辞典第176页)
今·可书、光澜:“这首诗有光、有影、有声响,诗人写来思致明晰,情趣盎然。”创造了“清绝的意境”。(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第621页)
【总案】 文同“为人靖深,不撄世故。”(石林诗话)宋诗纪事说,他曾以“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之诗句为苏轼出任杭州通判送行。由此可知,诗人无意于政治斗争,而是与书、画、诗为伴,寄情自然。这首诗就是他对自己闲适安逸的生活的描绘。诗人以画家的手笔,勾勒月下松林的光影,再加以果坠虫鸣的细微声响,展现出一幅幽美的山月松林图。在一片幽静中,作者寄寓了超脱、高雅之情。全诗轻轻着墨,句清词丽,如“新晴山月”,玲珑剔透。
-
王国维《人间词话·花鸟共忧乐》经典解读 花鸟共忧乐 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
-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一说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如果不写白帝城之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一无所有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哪些诗词形容人心情烦闷一无所有,描写“辛苦十几年,却一无所有”的诗句,形容辛辛苦苦十几年,却一无所有的诗句。1《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
-
惠师浮屠者,乃是不羁人。十五爱山水,超然谢朋亲。脱冠剪头发,飞步遗踪尘。发迹入四明,梯空上秋旻。遂登天台望,众壑皆嶙峋。夜宿最高顶,举头看星辰。光芒相照烛,南北争罗陈。兹地绝翔走,自然严且神。微风吹木
-
古文·重耳出亡 《左传》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
-
李白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 玲珑望秋月。李白(701—762),字太白,号
-
昔献长杨赋,天开云雨欢。当时待诏承明里,皆道扬雄才可观。敕赐飞龙二天马,黄金络头白玉鞍。浮云蔽日去不返,总为秋风摧紫兰。角巾东出商山道,采秀行歌咏芝草。路逢园绮笑向人,两君解来一何好。闻道金陵龙虎盘,
-
长安紫陌春归早。亸垂杨、染芳草。被啼莺语燕催清晓。正好梦、频惊觉。当此际、青楼临大道。幽会处、两情多少。莫惜明珠百琲,占取长年少。
-
名言: 宁洁身以守滞,耻胁肩以苟合。 注释: 守滞: 指不通达, 不能升官。胁肩: 耸起肩膀. 形容逢迎拍马的丑态。苟: 随便。 句意: 宁可保持自身的廉洁清白, 宁可自己升不了官, 也不愿耸肩拍马随
-
今天是你走脱这世界的四周年!朋友,我们这次拿什么来纪念你?前两次的用香花感伤的围上你的照片,抑住嗓子底下叹息和悲哽,朋友和朋友无聊的对望着,完成一种纪念的形式,俨然是愚蠢的失败。因为那时那种近于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