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襄垣王君归南阳别墅
都门霁后不飞尘,草色萋萋满路春。双兔坡东千室吏,三鸦水上一归人。愁眠客舍衣香满,走渡河桥马汗新。少妇比来多远望,应知蟢子上罗巾。
以上四诗属对太工,伤浑雅之气,而风调仍佳。
【注释】
[襄垣] 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五“潞州”:“襄垣县,本汉旧县,属上党郡,赵襄子所筑,因以为名。后魏孝庄帝改属襄垣郡。后周建德六年,于襄垣城置韩州,县属焉。贞观十七年废州,县属潞州。” 王君,不详。 南阳,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一“邓州”:“禹贡豫州之域。周为申国。战国时属韩,苏秦说韩宣惠王曰‘韩西有宜阳,东有穰、淯’,是也。秦昭襄王取韩地,置南阳郡,以在中国之南,而有阳地,故曰南阳,三十六郡,南阳居其一焉。汉因之,领县三十六,理宛城……隋开皇七年,梁王岿入隋,自穰县移荆州还江陵,于穰县置予州。大业三年,改为南阳郡。武德二年,复为邓州。”“南阳县,本周之申国也,平王母申后之家。汉置宛县,属南阳郡。更始即帝位,世祖纳阴后,并于宛城。魏代荆州都督理所。至隋改为南阳县,属邓州。”
[双兔坡] 魏书卷七四尒朱荣传:“初,荣之将讨葛荣也,军次襄垣,遂令军士列围大猎,有双兔起于马前。荣乃跃马弯弓而誓之曰:‘中之则擒葛荣,不中则否。’既而并应弦而殪,三军咸悦。及破贼之后,即命立碑于其所,号双兔碑。”双兔坡,应为双兔碑之所,在襄垣县,具体地点不详。
[千室吏] 谓郡刺史。千家,千户。左传·宣公十五年:“晋侯赏桓子狄臣千室。”史记卷六七仲尼弟子列传:“曰:千室之邑,百乘之家,求也可使治其赋,仁则吾不知也。”裴骃集解引孔安国注:“千室,卿大夫之邑;卿大夫称家。诸侯千乘,大夫故曰百乘。”任昉为齐明帝作相让宣城郡公第一表:“功均一匡,赏同千室。”
[三鸦水] 元和郡县图志卷六“汝州鲁山县”:“鲁阳关水,俗谓之三鸦水,经县西七里。其关三鸦镇,在县西南十九里,后周置以御高齐,亦名平高城。”
[蟢子] 蜘蛛的一种。也称喜子、喜蛛;壁蟢、壁钱;古名蟏蛸。古人以为喜庆之兆。 刘昼新论·鄙名:“今野人昼见蟢子者,以为有喜乐之瑞。”权德舆玉台体其十一:“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施肩吾望夫词三首:“看看北雁又南飞,薄幸征夫久不归。蟢子到头无信处,凡经几度上人衣。”
【评论】
唐诗摘抄卷三:次联出题。此人罢官在京,又从京中归家,前段写景处殊觉凄凉,却是反映结句到家之乐,在送行诗中,又是一种笔意也。人生骨肉相聚之乐,每不自知,唯是千里暌违,一朝聚首,其乐真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此诗中反语相映之妙,非身历不知。三、四地名妙,衬贴入诗,便加醒目。三鸦在汝州,元魏西郢群蛮反,断三鸦路。八句俗语细事入诗俱妙,要在妙笔用之耳。
-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上一句:野竹分青霭
翻译:茂密的野竹隔着一层青青的雾气
意思:诗人描写了茂密的野竹隔着一层青霭的景象
下一句:无人知所去
翻译:没有人知道去了哪里
意思:诗人感慨自己的行踪无人知晓
【诗句】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出处】唐·李白《访戴天山 -
诗虽然是率然成章,不像梅尧臣大多数作品经过苦吟雕琢,但诗风仍以闲远洗练为特色,尤多波折。全诗分五层写,中间多转折。首四句直写河豚鱼,即一般咏物诗的着题。诗说当春天小洲上生出荻芽,两岸柳树飘飞着柳絮时,河豚上市了,十分名贵。这四句诗,一向
-
论题解析 [解题]文明(civilization),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往往特指精神财富。文明是自我的修养,文明也凝聚着民族的气质和魂魄。文明是社会和谐的标志之一
-
怅望东陵道,平生灞上游。春浓停野骑,夜宿敞云楼。离别人谁在,经过老自休。眼前今古意,江汉一归舟。
-
衔命出尚书,新恩换使车。汉庭无右者,梁苑重归欤。又食建业水,曾依京口居。共经何限事,宾主两如初。
-
小池杨万里【原文】泉眼无声惜[1]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2]。小荷才露尖尖角[3],早有蜻蜓立上头。【注释】[1]惜:珍惜。[2]照水:倒映在水
-
《先秦散文·战国策·司马熹计立阴王后(中山策)》原文鉴赏
-
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玉露团清影,银河没半轮。谁家挑锦字,灭烛翠眉颦。 作品赏析【鹤注】此大历元年夔州西阁作。《杜臆》:咏江中月影也。何逊诗:“江月初三五。”江月光于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暂与云林别,忽陪鸳鹭翔。看山不得去,知尔独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