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化的特征与影响
第二,事功重利。这是就秦文化价值层面而言 的。秦商鞅变法之后,崇尚战功,寡义趋利。如汉代 贾谊所言:“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 之二岁,秦俗日败。”虽说追求功利是人类普遍的 行为,但法家化的秦人对功利的追求是毫不遮掩 的,赤裸裸的。
三代而后,由秦人确立的法家化的秦文化铸 就了以后两千年中国文化的基石。西汉确立,表面 上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只不过披上了儒家 温和仁爱的外衣,实质并不曾离法家一套。此后两 千年的中国封建统治者们,无不遵循“外儒内法” 的模式去治国理民。秦文化的开基之功在政治领 域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秦文化奠定了 中国大一统的国家形态和观念。秦王朝在中国历 史上第一次完成了统一。由于大一统国家的实现, 也形成了大一统的意识理念。秦汉而下,大一统被 视为“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无数仁人志士为 维护国家统一而抛头颅洒热血。秦文化开启的大 一统的实践和理念是民族凝聚力的最重要的内 容,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之一。其二,秦文化 奠定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基础。先秦的夏商处 在神权政治时期,西周进入贵族政治时期。总之其 政体比较简单,松散,奉神重于治人。秦王朝完全 改变了这种格局,形成包括帝制、三公九卿制及郡 县制在内的一整套新的中央集权政治,以后两千 年政治基本模式不曾改更。故识者叹曰:“二千年 之政,秦政也。”(谭嗣同仁学)在经济领域,秦以 农立国,重农抑商。这种经济模式为后代封建政权 所继承,形成中国传统顽固的以农为国家之本的 观念。在思想文化领域,秦焚书坑儒,用暴力无情 消灭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持不同政见者,开中国封 建文化专制之先河。总之,秦文化是三秦文化史上 的一个里程碑。在中国两千年文化长河中占有承 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
-
《秋海棠·八声甘州秋海棠》咏秋海棠诗鉴赏 余
-
燕子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诗如杜甫,词如晏殊等,然古典诗词中全篇咏燕的妙词,则要首推史达祖的这首《双双燕》了。 这首词对燕子的描写是极为精彩的。通篇不出“燕”字,而句句写燕,极妍尽态,神形毕肖。而又不觉繁复。“过春社了”,“春社”在
-
蹑蹻上高山,探险慕幽赏。初惊涧芳早,忽望岩扉敞。林穷路已迷,但逐樵歌响。
-
双峰寂寂对春台,万竹青青照客杯。细草留连侵坐软,残花怅望近人开。同舟昨日何由得,并马今朝未拟回。直到绵州始分首,江边树里共谁来。 作品赏析【鹤注】鲁訔年谱云:公送辛员外暂至绵,诗云“直到绵州始分首
-
高楼入青天,下有白玉堂。明月看欲堕,当窗悬清光。遥夜一美人,罗衣沾秋霜。含情弄柔瑟,弹作陌上桑。弦声何激烈,风卷绕飞梁。行人皆踯躅,栖鸟起回翔。但写妾意苦,莫辞此曲伤。愿逢同心者,飞作紫鸳鸯。
-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师道类名言赏析《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头陀独宿寺西峰,百尺禅庵半夜钟。烟月苍苍风瑟瑟,更无杂树对山松。
-
古文·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出处】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译注】抽刀要斩断水流,水更加奔 流不止;举起酒杯想借酒解愁,却是愁 上加愁。销:解除。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想阻止
-
施闰章十八滩头石齿齿, 百丈青绳可怜子。赤脚短衣半在腰, 裹饭寒吞掬江水。北来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