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粲》(曹植)原文、鉴赏和赏析
端坐苦愁思,揽衣起西游。树木发春华,清池激长流。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我愿执此鸟,惜哉无轻舟。欲归忘故道,顾望但怀愁。悲风鸣我侧,羲和逝不留。重阴润万物,何惧泽不周?谁令君多念,自使怀百忧。
此诗作年不详。清人吴淇说:“旧注谓粲在荆州,子建以此诗寄之。今复细玩,乃粲已至邺下。当时魏武欲易储,故子建有罗致群彦,以为羽翼之意。若是在荆州寄赠,定作山川阻修之语,乃云孤鸳在池,则近求非远求矣。”(六朝选诗定论)此说近是。大约王粲初归曹操,未任显职,悒郁不满,曹植便写此诗劝慰之。这首诗抒写对王粲的思念之情及劝慰之意,写得委婉深厚,十分感人。
前十句写对挚友的思念。“端坐苦愁思,揽衣起西游。”西游,指游邺城(河北临漳西南)城西的铜爵园,亦叫西园。首二句点出了游西园的缘由:饱尝思愁折磨的诗人再也坐不住了,于是披衣游西园,借以排遣内心的痛苦。这与王粲在杂诗中所说的“日暮游西园,冀写忧思情”是一个意思。接着写在西园见到的景物:繁茂的花木绽出艳丽的春葩,澄清的池水激起雪白的浪花。春葩与浪花交相辉映,充满生机活力,这不正是春心萌动的季节吗?“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鸳鸯,喻王粲。用雌雄鸳鸯形影不离象征男女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是古代诗人常用的手法。而这里另翻新意,用“孤鸳鸯”求偶来比喻好友之间的刻骨相思。“我愿执此鸟,惜哉无轻舟。”执,假借为“接”,是接近的意思。好友就在眼前,却可望而不可及,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愿望和苦闷的心情。据三国志裴松之注,曹植与其兄丕争为太子,各罗致党羽,明争暗斗,十分激烈。“惜哉”句可能指此,出于政治原因,不便直接表明心迹。“欲归忘故道,顾望但怀愁。”真是一步一回首,一步一伤神。游园不仅没有舒散自己内心的忧思情,反而徒增感伤,别添幽恨。
后六句写对挚友的劝慰。“悲风鸣我侧,羲和逝不留”二句写天色的变化,渲染环境气氛。“羲和”,太阳的代称。凄厉的晚风呼啸着吹过身边,温暖的太阳也迅速地落山了,诗人仿佛置身于一种凄凉、悲伤的氛围之中。“悲风”,在建安诗歌中屡见不鲜,如“临川多悲风,秋日苦清凉”(阮瑀杂诗其一)、“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曹植杂诗六首其一)等,它是当时社会及文人心态的反映。社会的动乱,自身处境的艰难,造成了诗人的一种独特的感受。“重阴润万物,何惧泽不周?”重阴,喻曹操。意思是说曹操圣明贤能,思贤若渴,泽被万物,你何必要担心恩泽不降到自己身上呢?曹植不便在别人面前称颂自己的父亲,因而用比喻的方式,委婉含蓄而又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谁令君多念,自使怀百忧。”这里的“君”指王粲。如果说上二句是晓之以理,那么这二句则是动之以情。一种关切、宽慰之情豁然轩露。
曹植的诗,从总体上说,“词采华茂”是主要特色,但这首诗却写得感情真挚,朴素自然,这正体现了曹植诗的仍保持着自然本色的另一面。
-
上片写寻花,以喻张先千方百计物色美妾。词中作者纯用比兴,没有用一字道破张先物色美妾这件事实。那个“走马采花”者,即指积极物色美妾人选的张先。“千回来绕百回看,蜂作婢。莺为使”。则写张先的千方百计与不厌其烦。这些比喻性的叙写,很有些漫画化
-
唐初,关中天兴县三畴原(今陕西宝鸡石鼓原)发现了10只略似鼓形而顶微圆的刻石,因称之为“石鼓”。10只鼓大小不一,高度、直径二尺上下。每鼓刻诗一首,所咏为渔猎征旅之事,故亦称其为“猎碣”。 石鼓被发现
-
忆秦娥 【宋】李清照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保 烟光薄,栖鸦归後,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
《菽水之欢》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礼记·檀弓下》:“子路曰:‘伤者!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敛首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谓礼。’” 【释义】菽
-
夜临月观峰金聚泰人人都知道泰山上有座日观峰,但是,你听说过这里的月观峰吗?月观峰位于泰山的西巅,是与雄峙岱顶东边的日观峰遥遥相对的姊妹
-
又梦见那一片白杨了,那片苍凉的悲壮的光秃秃的白杨林。在它们上方,是无数像筝儿一样薄如蝉翼的青黄色、金黄色的叶子在飞舞;在它们脚下,
-
【名句】一字不可轻与人,一言不可轻许人 语出明代薛瑄《薛子道论·下篇》。一个字也不要轻易给人,一句话也不要轻易答应别人。意思是待人接物应当谨慎。与:给予。许:允诺。
-
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释】失:掩没。迷:迷失。津渡:江河渡口。桃源:
-
细雨如同游丝和网膜,我们的心是给牵挂住了。肩着重负,我们的脚步无奈何地移动着在密林之中;路是潮湿而且泥泞,有冷汗渗透了我们的头额。 因为着这艰难而犹豫的旅途,我们沉默了。 我们能发出一句鼓励的言语么,
-
献岁抱深恻,侨居念归缘。常患亲爱离,始觉世务牵。少事河阳府,晚守淮南壖。平生几会散,已及蹉跎年。昨日罢符竹,家贫遂留连。部曲多已去,车马不复全。闲将酒为偶,默以道自诠。听松南岩寺,见月西涧泉。为政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