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譞《治家格言》原文和注释
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儿孙祸也大。借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财也少,产也少,后来子孙祸也少。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些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
注释 ①溥杰在回忆醇亲王府的生活一文中,记述了祖父奕譞亲自写作并悬在溥杰祖母房间里的一幅治家格言,并让自己子孙熟记背诵、深思其理,即指此。该格言形式如童谣、白话诗。语言虽浅白,内容却很深邃,寓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与思辩力量。奕譞不仅自己谨言慎行,牢记“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还希望子孙也都能做到,以保世代平安。格言的内容与形式都很象红楼梦中的好了歌。很可能,奕譞此作是受了 好了歌的影响。
-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知宫里时。
-
摘要: 诗人用双关法,针对眼前景物,巧妙地传出了姑娘心中的恋情,语言含蓄,景中见情,形象生动。这两句诗颇为传诵,后人常引来用以表达恋情或某种感情。“晴”往往直接引作“情”。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生关于战争古诗词,内容包括小学战争诗句大全,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之战争篇,小学以战争为题材的古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辞》)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此去泉台招旧部,族旗十万斩阎罗。(
-
根据苏轼的《前赤壁赋》,是他在游历赤壁时所写。这篇文章描述了他面对壮丽的赤壁景色时的感受和思考。苏轼通过对所见所闻的叙述,表达了他对历史遗迹的敬仰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赤壁之战的故事也为他提供了启示,让他对忠义和友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整篇文章语句通顺,符合原义。
-
黄河二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故人东海客,一见借吹嘘。风涛倘相见,更欲凌昆墟。
-
蛮语钩輈音,蛮衣斑斓布。熏狸掘沙鼠,时节祠盘瓠。忽逢乘马客,恍若惊麏顾。腰斧上高山,意行无旧路。
-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墓碑·《张门祖妣刘氏太母之碑》(张国琦)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墓碑·《张门祖妣刘氏太母之碑》(张国琦)
-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是一首著名的题画诗。 开首两句从外形描摹入手,初步点出“墨梅”的清雅高洁。作为群芳中稀有之珍品,墨梅并不以色彩的妖艳
-
后楼窗 记忆中外婆的后楼窗是黑白色的,仿佛无意从箱底掏出来的老相片一样,里面细微的裂痕过往已经模糊不清,只大抵记得那长烟落日一般
-
汉乐府鼓吹歌十八曲之《君马黄》歌辞为:“君马黄,臣马苍,二马同逐臣马良。易之有騩蔡有赭。美人归以南,驾车驰马,美人伤我心;佳人归以北,驾车驰马,佳人安终极。”按明人胡震亨解释,这是一首隐言交友不终,各奔东西的诗歌。但“后人拟者,但咏马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