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名诗《书愤》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名诗《书愤》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释】 ①瓜洲渡: 在今江苏省邗江县南长江之滨,与镇江相对。②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是古代军事要地。③塞上长城:这里用南朝宋文帝时名将檀道济自比“万里长城”的典故。檀道济遭谗被害,死前曾说:“乃坏汝万里长城。”又,唐代名将李勣也被唐太宗誉为“长城”。④出师一表: 指诸葛亮伐魏前上奏给蜀后主刘禅的出师表。⑤伯仲间: 兄弟之间,指彼此相差不多。

【诗大意】 我早年哪里知道世事的艰难,北望沦陷的中原“气涌如山”。张浚雪夜出兵进击金兵于瓜洲古渡; 自己也曾几次亲临抗金前线的大散关。我白白地像古代名将那样以“长城”自比,镜中照出的稀疏鬓发已经先斑。出师表实在是传世名文,千载以来有谁能与诸葛亮比肩。

【赏析】 这首诗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 (1186)所作,诗人当时蛰居故乡山阴,年62。全诗回顾了早年金戈铁马的战斗生涯,倾吐了往昔的宏伟抱负,也抒写了今日难平的积愤,并讽刺了朝廷的不能用贤和奸佞误国。通篇洋溢着炽烈的爱国热情和满腔的愤慨。

诗的首联回顾早岁的壮志。诗人那时“气涌如山”,立下了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愿,发誓要收复中原。“世事艰”,是说由于投降派的阻挠和破坏,抗金大业难以完成。“那知”二字,一面表明诗人当时涉世不深、不谙世情的单纯天真,似有自悔之意;一面也讽刺了投降派的卑劣行径。用反诘语书写正意,形成慨叹的语势。

颔联是追叙往岁使人激动的时事。这一联虽然歌咏的是抗金业绩,却也与诗人的经历有关:陆游曾任镇江府通判,地点就在瓜洲古渡一带。乾道八年(1172),他在汉中主战派将领王炎军幕时,也曾戍守过大散关,并向王炎“陈进取之策”。两句诗各由三个名词组成,就明晰地交代了反攻金兵的途径、地点和时令,渲染了浩大的声威,恰如描绘了两幅气势壮阔的抗金斗争图。节奏铿锵,对仗工妥,笔力雄健,诗意厚重,充分表现了诗人为国献身的英勇气概,也流露出他对战斗的军旅生活的热烈向往之情。这副联语不愧是千古广为传诵的名句。

颈联抒写壮志未遂、年华老大和报国无门的愤慨,情调由昂扬转为沉郁,由豪迈跌入悲凉。两句的意思是:我曾经像古代名将那样,以万里长城自期自许,保卫祖国,威振边陲,如今鬓发却早已斑白,志愿仍然未能实现。诗句中的“空”字,表现了悲愤沉痛之情,读之令人跌足长叹!从中也可见出诗人忠于国家和民族的一副铮铮硬骨与一片耿耿丹心。

诗人这里所抒发的愤慨是一种哀苦无告的愤慨,这种愤慨长年郁积心头,无法冰释,那就只有借助于诗的形象语言加以发泄了。请看下面一些诗句: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夜泊水村);“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夜游宫); “华鬓星星,惊壮志成虚,此身如寄” (双头莲);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诉衷情);“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鹧鸪天)。这些诗句与本诗颈联同一机杼,都是在写南宋的统治者不图恢复,不起用抗金的人才,英雄无用武之地,以及诗人晚年生活的思想矛盾和悲愤情绪。

尾联借史咏怀,盛赞诸葛亮率师伐魏的壮举,认为后世无人能够与之比肩,借以讽喻当时无人主张出师,也无人主持北伐,徒使爱国英豪产生寂寥沦落的愤慨。

诗题为 “书愤”,即抒写愤激心情之意。诗文正是以“愤” 字作为意脉,贯穿全篇。前四句写早岁渴望北伐的气概和从事抗金的豪情,是回忆过去;后四句写年华老大、时不我与的悲哀和请缨无路、报国无门的慨叹,是表述现在。尽管诗翁情思遄飞,运笔纵横,极尽沉郁顿挫之妙,却仍能使题旨显豁,给读者以深沉蕴藉之感。



猜你喜欢
  • 《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赏析》

    全诗四十八句,按内容分为五节。前十句为一节,写题目中的“水谷夜行”作为全诗的引子。首两句写夜班更深起行的感受。首句鸡声惊起,憨、号、荒这些字给人以荒凉冷落的感觉,“山壁月倒挂”写月将落的景色,生动形象,和首句的荒寒相映成趣。三、四句写早

  • 章学诚《文史通义·史德》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文史通义》中《史德》一文,便是古代独一无二的一篇专门阐述“史德”的理论篇章。

  • 韦应物《种瓜》全诗赏析

    率性方卤莽,理生尤自疏。今年学种瓜,园圃多荒芜。众草同雨露,新苗独翳如。直以春窘迫,过时不得锄。田家笑枉费,日夕转空虚。信非吾侪事,且读古人书。

  • 苏轼《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全诗鉴赏

    自我来关辅,南山得再游。山中亦何有,草木媚深幽。菖蒲人不识,生此乱石沟。山高霜雪苦,苗叶不得抽。下有千岁根,蹙缩如蟠虯。长为鬼神守,德薄安敢偷。

  • 连亭《我的村庄图景》散文鉴赏

    流逝 河边的房屋越来越少,深深隐藏在树林、竹林之中,一个比一个孤独。房屋里,通常是守着孤灯的老人,他们总是早早地卧床,却很难

  • 岑参《早上五盘岭》阅读答案

    岑参的《早上五盘岭》描绘了一幅早晨山间的美丽景色。清晨的阳光透过山峰间的缝隙洒下,映照出茂密的林木和奔腾的江水。作者以雄浑的诗句把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篇章流畅,情感真挚,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同时,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愉悦和敬畏之情。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向读者展示了山水之美,也展示了岑参对生命的热爱和感悟。整首诗语意鲜明,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精神,令人深受感动。

  • 《子夜歌·[五代]李煜》原文与赏析

    [五代]李煜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何妨频笑粲,禁苑

  • 韩愈《酬马侍郎寄酒》全诗赏析

    一壶情所寄,四句意能多。秋到无诗酒,其如月色何。

  • 王维《早秋山中作》全诗赏析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谿守故篱。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 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