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李姬传 》全文和鉴赏
雪苑侯生, 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 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明末天启年间,皇帝专事怡乐,不理朝政,宦官魏忠贤趁机窃据国柄,结党营私残害忠良。其中东林党人致死者尤多,迫害之酷令人发指!崇祯帝嗣位,魏阉势力大衰,但远未绝迹。迨福王于南京登基,阉党余孽马士英、阮大铖,又以拥立首功官至宰辅,复掌军国大权。他们置国难于不顾,一上台便迫不及待地倾全力加害赞成东林党主张的“复社”、“几社”进步人士。李姬传作者侯方域,字朝宗,河南商丘人, 自幼饱读诗书,为文颇有奇气,与同时代的方以智、陈贞慧、冒襄齐名,世称“明季四公子”。侯方域为“复社”中著名人物,因广交名士,抨击阉党而名重一时。阉党魁首阮大铖曾试图拉拢他,但遭到拒绝,遂生忌恨。马、阮得势,即大兴党狱,侯避祸夜走急投史可法、高杰方得免遭毒手。侯方域工于诗,散文名重当时,著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等。
李姬、名香,又称香君,明末金陵秦淮名妓。她生活的年代,正值清军入关攻陷北京,明朝覆亡,国家处于危难之时。南明小朝廷虽尚据半壁河山,但君暗臣佞,国势日非。面对兵锋南指的清军,朝野上下平戎无策,内讧却迭次升级。当此之时,以“复社”文人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与马、阮为首的阉党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尽管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复社”人士明显处于劣势,但这种斗争却一直激烈的存在着。秦淮河畔身微言轻的李姬,爱憎分明,始终站在“复社”进步知识分子一边。“复社”文人侯方域,一度落入阉党圈套,赖李姬及时识破个中奥秘,力劝侯方域辨是非、识大体,洁身自好,勿与阮大铖纠缠,速与其一刀两断。惰词之肯切动人肺腑,侯生因此大为感动,决计与阮不再相往来。侯方域落第,李姬置酒为其送行,并辅以珍重之言。情词婉转、寓意深长,劝戒侯方域要时时以名节为念,切不可图小利而移其大志。事隔不久,阉党骨干田仰赠厚礼诱李姬就范,李彗眼识其伪,义正词严加以拒绝,这既表现她痛恨祸国殃民的阉党,又倾吐了她对侯生的爱恋和忠贞,全文至此形成高潮,随即文章戛然而止,读之意犹未尽,遐思萦绕脑际,久久难以逝去。回味之余,莫不为作者笔法之高绝而赞叹!
李姬传一文,着重对具体事件进行描写,从中反映李香君坚持正义、明辨是非的可贵品德;以及向往进步,嫉恶如仇的鲜明政治立场,从而塑造出一个虽地位低下,但却立身严正、品格高尚、卓荦不群的歌妓形象。
作者精于谋篇,对李姬一生事迹,并未巨细无遗的罗列,在紧扣主题的前提下,撷取最具说服力的三件事重点加以叙述,从而收到很强烈的艺术效果。在围绕三件事进一步着墨时,侯方域为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明和具有个性,选择了李姬本人口述的形式刻划人物。李姬在作者精心描摹下,整个形象顿觉高大而真切起来,读之者如身临其境听其娓娓而谈。
当阮大铖通过说客,欲结交侯方域时,侯不曾介意,而李姬却敏锐地洞悉到其中用意,遂急告侯生,“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简单一语,即揭示了事物真相,字里行间渗透着香君机敏、立场鲜明和富于观察力的显著个性、言简意深,耐人寻味!李姬一席话,侯生如梦方醒,遂追问所谓“王将军”者,这位说客终于道出真情,李姬趁机“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指陈真慧),其人有高义,闻吴君(指吴应箕)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李姬鲜明的立场及正义感这段文字表露得最为充分,说香君此处自白堪称本文的精萃所在毫不为过!作者笔下的李香君,嫉恶如仇,大义凛然之气,溢于字里行间,象“尤铮铮”,“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等,都是掷地有声的语言,莫说身临其境的侯生为之折服而能迷途知返,作为读者,也会被她的语言铿锵有力,观点无可辩驳而深感斯人非同凡响。香君一身正气,闻其言如见其人,除机敏细致之外,经作者此番点染,其人物形象更趋丰满。果敢、泼辣,语言柔中见刚,在作者着意刻划的李姬这一人物中,几乎随处可见。侯生科举考试落第后,李姬待之如初,并无势力之眼,特为其置洒, 自弹琴亲舒歌喉以助雅兴,相机言曰:“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这段描写颇为精彩,有柔情,有规劝,有忠贞,也有惜别,多种内涵融于其间,反复咀嚼,每有深意!妙绝之处,几难于用语言表达!李姬对侯生了如指掌,值此落第之时,意志最易消沉,如无思想戒备,步入歧途尚未可知。香君深知个中危险,遂在与侯生相别之日嘱之以词,以董卓比阉党,蔡中郎喻失节投敌者,言处之意唯在规劝侯生,万勿于潦倒中失去名节,香君的字字句句浸透着坚守正义和对友情的忠贞不二,读来令人感动!文章末尾一段文字,是以香君“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为结束语。作者这样安排结尾出人意料,陡起一笔,文中气氛被推至高潮,李姬原有之高大形象,经结尾强大气势烘托,似有顶天立地之感、笔法之高,叹为奇绝!李姬重义轻财,在恶势力面前无所畏惧,敢于以卑贱之身,面对权贵而声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这充分表现了香君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高尚品德。
清代戏剧大师孔尚任,据李姬传为蓝本,创作成传奇桃花扇。这部传奇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取材多为真人真事,兼之文词华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成为颇为后世称道的不朽之作,这恐怕是李姬传作者始料所不及的吧!
-
白净草原这是七月里明媚的一天,接连几个好天气后,这天的天气格外明媚。一大清早,天空澄澈空明,霞光和煦,没有如火般的灼热,柔和的光芒
-
国学名句“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出处和解释
【名句】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 语出《颜氏家训·归心》。住在山区的人不相信有和树木一样大的鱼;住在海边的人不相信有和大鱼一样大的树木。比喻人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也说明事物是客观存
-
豫陕川行感慨深读《豫陕川行小纪》关于汉武帝的一节后,对这个历史人物发生兴趣,想从《史》《汉》中印证一下。印证的结果也是“三七开”,
-
君看三代士执雉,本以杀身为小补。居官死职战死绥,梦尸得官真古语。五行胜己斯为官,官如草木吾如土。仕而未禄犹宾客,待以纯臣盖非古。馈焉曰献称寡君,岂比公卿相尔汝。世衰道微士失已,得丧悲欢反其故。草袍芦箠
-
垂鞭相送醉醺醺,遥见庐山指似君。想君初觉从军乐,未爱香炉峰上云。
-
〔说山训〕 郢人有鬻其母 ① ,为请于买者曰:“此母老矣!幸善食之而勿苦 ② 。”此行大不义而欲为小义者。 〔注释〕 ① 郢: 楚国郢都。鬻: 买。 ② 幸: 希望。食: 供养。苦: 使受苦。 【鉴赏
-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的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段或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那么你真的知道要怎么写散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魂牵梦萦散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爸爸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五年了,妈妈离去也有三年半多了。这些年来,我几乎没有一天不在思念爸爸妈妈。 我留恋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幸福时光,我想念爸爸妈妈在世时那种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我思念爸爸妈妈唤我小名时的语调儿,我怀想这许多年来爸爸妈妈是怎样
-
明·李时珍昔人言洛阳牡丹、扬州芍药甲天下。今药中所用,亦多取扬州者。十月生芽,至
-
陈寿 亮 (1) 躬 (2) 耕陇亩 (3) ,好为《梁父吟》 (4)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 (5) 、乐毅 (6) ,时人莫之许 (7) 也。惟博陵 (8) 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 (9) 与亮友
-
治家严,率下勤,节俭有度,而闺门肃睦焉。|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治家严,率下勤,节俭有度,而闺门肃睦焉。》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