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名著《夷坚志》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洪迈 (1123—1202),字景卢,别号野处,鄱阳(今江西波阳县)人,南宋文学家。绍兴年间进士,授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入朝任敕令所删定官。因其父反对秦桧,他也遭到牵连,被斥任福州教授等职。曾出使金国,坚贞不屈,归后出知泉州、吉州、赣州、建宁府、婺州,官至端明殿学士。学识渊博,好奇尚异,撰有容斋随笔、夷坚志等书。
夷坚志,甲至癸200卷,支甲至支癸100卷,三甲至三癸100卷,四甲四乙20卷,合计420卷,惜流传至元已有散失。宋史·艺文志题夷坚志仅甲、乙、丙60卷,丁、戊、己、庚80卷。四库全书总目著录 夷坚志仅50卷。
夷坚志多录怪异。举凡神仙鬼怪、妖巫卜相、冤对报应、释教淫祀、医术杂艺、风俗习尚等无所不载,可谓“天下之怪怪奇奇尽萃于是矣”(夷坚乙志序)。透过这些描写,既可窥见宋代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又可一览宋代志怪小说的风貌。此书虽然内容芜杂、删润不够,有宣扬因果报应、封建伦理观念的缺点,但他搜罗之广、卷帙之多,在宋人志怪小说中当居首位。夷坚志还为研究宋代社会提供了宝贵资料。南宋文学家陆游说: “岂惟堪补史,端足擅文豪”( 题〈夷坚志〉后,见 剑南诗稿卷37),点明了 夷坚志在史学和文学等方面的价值。
洪迈夷坚志,每出一集便作一序。这些序多叙述该书的成书过程。赵与时曾摘录各序大意入所著宾退录,并赞其 “各出新意,不相复重”,“观者当知其不可及”(宾退录卷第8),赵与时的评价虽不无夸张之处,但像 夷坚乙志序等篇序言,对“怪怪奇奇”小说特点的论述就颇有新意,反映了他在小说理论批评方面的建树。
-
五言一遍最殷勤,调少情多似有因。不会当时翻曲意,此声肠断为何人? 作品赏析①水调:曲调名。商调曲。唐曲凡十一叠,前五叠为歌,后六叠为入破(唐宋大曲每套都有十余遍,分别归入散序、中序、破三大段。入破即为
-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出处】唐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
-
子路、曾竹、冉有、公西华侍坐 ① 。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② 。居则曰 ③ :‘不吾知也!’如或知尔 ④ ,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 ⑤ :“千乘之国 ⑥ ,摄乎大国之间 ⑦ ,加之
-
【原题】:子敬作诗已久不以见示忽出一卷共有四十字乃相陪避暑三峡桥之作戏次其韵
-
古文观止·《国策》·范睢说秦王 范雎至,秦王
-
元丰二年(1079)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文与可生前曾以这样的竹子为题材,作画赠与苏轼。
-
【名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注释与译文]川,这里指陆地、郊野。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萋萋(qī),草茂盛的样子。两句的意思是:远望汉江对岸,晴日下能清晰看到汉阳郊野的树林;俯视长江,鹦鹉
-
清风何处来,先此高高台。兰丛国香起,桂枝天籁回。飘飘度清汉,浮云安在哉。万古郁结心,一旦为君开。有客慰所思,临风久徘徊。神若游华胥,身疑立天台。极渴饮沆瀣,大暑执琼瑰。旷如携松丘,腾上烟霞游。熙如揖庄
-
(一本作代书寄桃山居士张圣可)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作品赏析原题: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
-
南陌去悠悠,东郊不少留。同怀扇枕恋,独念倚门愁。路绕天山雪,家临海树秋。鲁连功未报,且莫蹈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