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题竹林寺》全文、翻译和鉴赏
朱 放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更得几回过?
【原诗今译】
时光的脚步在人世间匆匆走过,
此地呀,有看不完的山岚景物。
那竹林寺的风光尤其令人留恋,
屈指算,今生还会有几次经过?
【鉴赏提示】
饱览佳山秀色,流连竹林胜景,于是乎对景生情,喟然 长叹,感天地之无限,惜人生之短促,这样的情思是古代士 大夫们所常常易于生发流露的,这样的诗作亦不算寥寥。然 难得的是朱放能将这样一个古老的诗题写得语淡韵深,曲 折有致,读后倒有些空谷梵音、不绝如缕之感了。
全诗仅四句,但笔端的跳跃性很大。作者驱使自己的一 支笔,从外部景物的摄取,到内心世界的展现,犹如电影镜 头的推拉转换,远近相间,虚实结合。首句和末句“岁月人间 促” “更得几回过”,是内心感慨的表露,而二、三句“烟霞此 地多” “殷勤竹林寺”,则是对自然景观的采撷(当然这种写 景亦不是那么纯然、那么客观)。发端一句等于是镜头的一 “推”—“拉”,因为作者其实是眷恋于如烟似霞般的美丽景 色,才陡然触发岁月匆匆之感,但他却未从写景起笔,而是 率先抒发内心感受,这样就将自然之景推远,而将心理感觉 拉近,让景物成为凸观思绪的背景。后二句又如镜头的转换 及再“推”——从“烟霞”转向“竹林寺”,继而又推开竹林寺, 再次转向内心世界的展示。而同样是落笔于景,放眼 “烟 霞”,是何等的虚幻,转观“竹林寺”则显得真切实在。这种大 笔调度使诗中所表现的艺术空间得以扩大。诗人之笔可谓 妙矣!而“烟霞”“殷勤”二语尤属妙用。如烟如霞、如梦如幻、 缥缥缈缈的山岚,最是令人产生无限眷恋、无限遐想之景 观,所以作者在这里就不单纯是“写景”,而且是“造境”了。 “殷勤”一词更是于委曲中见情韵。诗人由于恋情于竹林寺 一带胜景而频频探访,“殷勤”致问;而竹林寺亦似知解人 意,款款迎客,“殷勤”献意。此极写物我两恋之情,终至成为 深深的感伤和无奈。结句 “更得几回过”,就如怀了这份慨 叹、感伤和无奈的长长的叹息,丝丝缕缕,萦绕山谷。
-
积雪满阡陌。故人不可期。长安千门复万户。何处躞蹀黄金羁。
-
刚写下“张好好”三个字,年轻人英俊的脸上,已经满是泪水。这个名字一度让他热血沸腾,是他的最爱。现在他要为她写一首长诗,纪念那段去而不返的岁月。
-
窗前暗响鸣枯叶,龙公试手初行雪。映空先集疑有无,作态斜飞正愁绝。众宾起舞风竹乱,老守先醉霜松折。恨无翠袖点横斜,只有微灯照明灭。归来尚喜更鼓永,晨起不待铃索掣。未嫌长夜作衣棱,却怕初阳生眼缬。欲浮大白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思亲的古诗词名句,内容包括关于思亲的唯美诗句,关于思亲的诗句,关于思亲的唯美诗句。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
-
秋兴八首(其三)杜甫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
-
王维 近腊月下 (1) ,景气和畅 (2) ,故山殊可过 (3) 。足下方温经 (4) ,猥不敢相烦 (5) 。辄便往山中 (6) ,憩感配寺 (7) ,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 (8) ,清月映郭。
-
吴均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诗人、史学家。家世寒微,自幼聪慧好学,有俊才,颇受沈约称赏。历宋、齐、梁三代。曾任建安王记室,掌文翰,迁国侍郎,入为奉朝请。与周承
-
【原题】:西囿卢橘数株方穷秋萧索间诧然敷荣薿薿可爱作诗纪之
-
《淮南子》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 全文、注释、鉴赏
〔氾论训〕 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 ① ,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 ② 。 〔注释〕 ① 川: 河流。 ② 百家: 指春秋战国时期涌现的以救治时弊为目的的诸子百家。《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凡诸子百八十九家。
-
(离娄上) 古时候的人,彼此交换着儿子教训;因为父子之间,直接教育相当不容易,父亲教训儿子行正道,如果儿子无法将正道行通,接着就要用怒言责备他了。教训儿子的本意是爱护他,接着用怒言责备,反而要伤他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