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题咏十一首(其七)》
大观园题咏十一首(其七)世外仙源(匾额)
世外仙源(匾额)
林黛玉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黛玉在元春省亲的上元之夜,本想“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不想贾妃只命一匾一咏,倒不好违谕多作,只胡乱作一首五言律”,应命便罢了。
但黛玉“胡乱”做的这首五律实在要超出众姐妹之作,居诸人之上,其突出的标志是语句清新自然,无过多的庙堂之气,少过分的谀奉之音。当然,既为“应制”之作,也不能没有“称颂”的成分,但相比之下,还能约略窥见作者的个性和才情。
匾曰“世外仙源”,暗合红楼梦曲·终身误中的“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以世外仙苑中的“绛珠仙草”隐喻才貌出众、目下无尘的林黛玉,因而她以“世外仙源”这样超凡出尘的字句题大观园的匾额,就最切合她的思想境界与个性气质,同时曹雪芹也借此点出大观园就是作者所说的世外仙苑——“太虚幻境”,林黛玉就是这苑中的“绛珠仙草”。
林黛玉的这首五律,初看确象一首随意之作,好似漫不经心地“胡乱”写成,但细一推敲却颇见功力。首句以设问的口吻引出尔后的吟咏,就给人一种警奇之感,显得与众人的平起平诵不同。第二句“仙境别红尘”为点题之笔,但又不是匾义的简单重复,而是在与对立物“红尘”的对比中,强调了这“仙境”与人间的区别——判然不同。颔联、颈联四句对仗特别工稳而又显得那样毫无斧凿痕迹:名园与自然界的山水相接,正是借得了山川之秀而益显其秀,具有自然风貌的园林中增添了雕梁画栋的翠阁朱楼,使清新的景物益显其新。语虽清淡而蕴意甚丰,读者可以从其龙井茶似的秀句中品味出其隽永的清芬。第五、六句用典而不显书卷气。前一句写大观园中“大开筵宴”、命题赋诗的盛况,仅用“香融金谷酒”五字则境界全出:晋代富豪石崇家有金谷园,曾宴宾客于园中,命赋诗,不成者,罚酒三斗。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云:“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黛玉借这现成典故,语约而意丰地写出眼前这一花团着锦、烈火烹油般的荣华场面。后一句赞美元春之美,言娇媚的花朵看到元春的风姿都要来向她献媚。黛玉把花拟人化,并以自然之花比衬人间之花,立意新颖而出语巧妙,极富才情智慧。“玉堂”乃妃嫔所居之处。三辅黄图载:“未央宫有殿阁三十二,椒房、玉堂在其中。”汉书中亦有“抑损椒房、玉堂之盛宠”之语。这一联用典、对仗都有讲究,两句中第一字点园景,又为人之象征。而小说中偏说黛玉是“胡乱作”的,是为了突出人物的聪明。最后二句,乃一般的颂辞,说大观园以元春归省为幸事,但也写出了在这省亲游幸之日,来家路上宫车马队往来不绝的情景,这就比那种“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之类的肉麻的称颂要淡化一分,高出一筹。
曹雪芹确实是把他的深挚的爱赋予了林黛玉,即使是这样一些“颂圣”的应制之作,他也要把其中较有一点诗意与才情者奉献给他的绛珠仙子,而又如此适合于她的个性和气质。这样看来,曹雪芹不也是一位以泪珠灌溉这株仙草的神瑛侍者吗?
-
古文·与丘长孺书 袁宏道闻长孺病甚(1),念念
-
李放写我真,写来二十载。莫问真何如,画亦销光彩。朱颜与玄鬓,日夜改复改。无嗟貌遽非,且喜身犹在。
-
《梅花·点绛唇题雪中梅》咏梅花诗鉴赏 仲殊春
-
《先秦散文·左传·吕相绝秦(成公十三年)》原文鉴赏
-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应知侍史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
说自己的话大半生都在写字,却始终写不出什么纯文学的作品。笔尖画出来的东西,不是属于本身的职业,便是属于本身的学业,实在没有什么文学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雪夜感旧,内容包括,陆游《雪夜感旧》的详细赏析,雪夜感旧诗颈联,雪夜感旧,陆游,诗歌前两联,每句中均包含一个地名,这样写有什么。注江月亭:宋代江南的赏月名亭。龙门阁:在四川广元。两当:指两当县。晚岁:晚年岁月,指暮年。绿沉金锁:绿沉,用绿沉竹做的枪;金锁,金色铠甲
-
古文观止·明文·刘基·卖柑者言 杭有卖果者,
-
以往所做的事,没有办法规劝,未来的事情,可以努力改善。语出《论语·微子》。东晋·陶渊明《归去来辞》亦有:“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春秋时,楚国有个叫陆通的狂士,字接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怎样背诵古诗词决俏,内容包括古诗词表现手法背诵口诀,如何快速记忆古诗词,如何快速记忆古诗词。古诗词表现手法背诵口诀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又叫表达技巧、艺术手法。现就古人在诗词歌赋创作中 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简单归纳如下: